实现汾河太原城区段全流域生态治理是太原市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等情况,提出“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太原市进一步加强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经过四期改造,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于2021年全面完工。太原汾河景区持续进行综合整治、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市民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背景链接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抓手,共谋划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及提质增效等十大类工程285个项目,计划通过三年工程实施,实现到2025年我省黄河流域国考断面稳定达到三类及以上优良水质,切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省委、省政府强化系统理念,高位推进工程建设,先后制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行动方案》《“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战工程的十六条措施》等,为工程实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坚持省负总责、部门联动、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省工作专班及办公室并实体化运行,先后召开誓师大会、专题推进会、重点工作调度会等安排部署,推动工程实施。工作专班强化统筹协调、服务解难,积极发挥行业部门指导作用,先后多次组织召开省市联席会、厅际联席会、专班对接会等研究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难点堵点,着力破解要素保障瓶颈。建立月度快报、季度专报、进展通报、动态简报等“四报”联动机制,完善工程清单化、工作图表化、操作手册化、标准模板化、调度机制化等“五化”工作法,构建工程调度及预警、通报、约谈、考核“1+N”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措施,健全运行机制,高效衔接联动,提升工作质效。
下一步,我省生态环境部门将坚持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推动,进一步完善和运用好专班推进、统筹调度、服务解难、一线指导、精准帮扶、督导考核等六项机制,及时打通难点堵点,助力工程建设,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285个项目年内全部开工,完工率达到50%以上。
程国媛
初夏的太原汾河景区绿意葱茏、碧波荡漾,各种飞鸟更是为河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等情况,深情嘱托“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2021年9月,经过四期改造,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面完工,43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宛若一条玉带穿城而过。
近年来,太原汾河景区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斗目标,持续进行综合整治、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市民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保障水体生态持续稳定向好
汾河,三晋儿女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经太原境内188公里,其中城区段43公里。目前,汾河太原城区段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8.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1.5平方公里,蓄水总量约3000万立方米。
近年来,通过对南沙河、虎峪河、九院沙河等9条边山支流,以及1300余个入河排污口全面规范化整治,汾河水质不断提升,汾河太原段“水质好起来”的目标已基本实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维护景区水体水质,成为汾河景区当下主要任务之一。
每天清晨6点半,太原市汾管委水质维护技术负责人汤振华都会骑上电瓶车,沿着岸边查看河水有没有污染的迹象。在跻汾桥水质监测点,汤振华掏出取水器和黑白相间的水质透明度测定仪。“取水器是为了检测水的酸碱度,这个测定仪我们把它放到水中,当达到一定深度,即开始看不清黑白相间的颜色时,其深度就是水质透明度的数值。”汤振华一边介绍一边操作,“现在这个时节水质透明度的要求是40公分,而我们的透明度已经达到了80多公分。”
河面上驶来一条打捞船,工作人员正在往河里喷洒生物药剂。“我们每天都会监测水温、酸碱度和透明度3个指标,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投放一些菌剂和药剂,来抑制水华的产生、分解河面有机物等。此外,我们还会采取及时清理东、西岸沿线各边山支沟入汾河口的淤泥,定期投放鱼苗,种植水生植物,及时打捞水草、水面垃圾等措施,全力保障景区水体生态持续稳定向好,确保让一泓清水入黄河。”汤振华说。
构建高品质休闲生活空间
随着天气转暖,游客数量逐渐增加,位于太原汾河景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也变得忙碌起来,打水、充电、借伞……贴心服务满足了游客们的诸多需求。今年50岁的市民吕洪每周都来景区晨跑三四次,“累了就在这里歇下脚、喝杯水,给接下来的运动‘充电’,感觉景区的惠民服务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太原汾河景区不断强化基础配套,优化整体品质,包括建设了水上运动中心、沙滩排球场、足球场、篮球场等众多运动场地;对老旧厕所进行星级改造;建设休憩平台;对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损坏情况进行完善恢复等,游客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据统计,太原汾河景区去年共播种各类野花组合2万余平方米,新增绿地5万余平方米;更新围网1000余延米,维修广场、路面、桥面1.25万平方米,新增更换栏杆、坐凳、救生圈520余处,墙体粉刷、更换石材2.2万平方米。“我们正在全力构建景区高品质生活空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宣传接待科负责人郭凡说。
在滨河自行车道康乐街段,记者看到位于天桥的台阶处安装了一套自行车助力系统。“连接汾河景区有很多人行天桥,市民需要把自行车搬上天桥才能进入滨河自行车道。市区中心的天桥建设年代比较早,其中有16座设计的坡度比较陡,不适合推行自行车,我们就在这些天桥加装了总共52套自行车助力系统。”郭凡告诉记者,汾河景区还在50余处自行车道重点地段配备应急处置医疗包和打气筒,为受伤游客及时处置伤情和提供便民服务。
筑牢城市防洪第一道防线
5月6日,太原汾河景区三期一号钢闸坝,7号闸门正在放水。“总书记提出,要让汾河水量丰起来。为保持汾河景区一定的水量,我们定时进行监测,并实施生态补水。”山西水投防护技术有限公司项目部工作人员宋强说。
汾河景区不仅是集休闲、旅游、健身、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景观长廊,还具有防洪蓄水功能,能够通过及时、合理调度各橡胶坝、闸坝的升降、启闭,对上游来水和城市雨水进行调蓄、泄洪,城市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
目前,汾河景区全段由4道挡水堰、7道橡胶坝、2道壅水闸坝分为12级蓄水水面。闸坝东侧设有防汛调度中心,可以监控到祥云桥下游300米至迎宾桥下游2000米范围内所有运行闸坝,并且可以远程操控闸门的启闭,使防汛工作更加有效便捷。2023年,汾河景区组织橡胶坝及闸坝维护单位、安保单位、水上救援队伍共计150余人次共同参加防汛应急演练;各边山支沟更换、新增安全防护设施1000余米。
立夏之后,太原即将迎来今年汛期。“我们一方面加强值班值守、严肃防汛纪律,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实时调度,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另一方面,配合汾河上下游各单位实施联合调度,严格控制水位,确保防汛工作有条不紊、及时到位,全力筑牢城市防洪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宋强充满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丁园
特写1
雁丘园里
品诗意享惬意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1205年,16岁的元好问赴试并州,在汾水河畔写下千古一叹。
2023年9月27日,位于太原汾河景区四期的雁丘园正式开园。这座以金末元初“一代文宗”元好问的名篇《摸鱼儿·雁丘词》为核心要素的文化景观,成为展现太原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五一假期,雁丘园再次成为热门打卡地。听一曲雁丘词,读一段金元史,走一段好问路。在这个古今文化交织的诗意空间里,游客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据史载,元好问在泰和乙丑年(1205年)赴试并州时,曾遇捕雁者捕得两雁,一死一脱网。脱网者悲鸣不去,最终自投地而死。诗人感慨万分,遂购得两雁,葬于汾河之畔,垒石为识,曰‘雁丘’。”汾河景区工作人员高雪琛介绍道。
雁丘园位于西北环高速桥以南800米,契合元好问由忻州赴并州赶考之路。周边山势起伏、水岸景色迷人,暗合“万里层云、千山暮雪”的词意。在雁丘园各项工程中,占地面积最大、高度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就是好问楼建筑群。其中心好问楼状似雁头,两侧长廊似翅膀,整体看上去仿佛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楼前不远处可见一块雕刻着《摸鱼儿·雁丘词》的巨石,石上双雁雕塑栩栩如生。雁丘园内,各种仿金元时期风貌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双飞亭、只影轩、千山亭、狂歌亭等建筑小品,名字均出自《雁丘词》。
好问楼南侧是雁丘园文创区,这是全省首家公园文创区。“双飞雁”金属书签、“好问楼”雪糕、雁丘园主题冰箱贴……做工精美、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这些文创产品承载着独属于雁丘的文化元素,能让我更好地记住太原、记住山西,我觉得特别有纪念意义。”来自河北的游客林秋亚一边挑选一边说。
“雁丘文创产品设计围绕雁丘文化,利用‘大雁、好问楼、爱情、诗词’等相关元素结合文创产品设计思维进行延展设计,为游客欣赏雁丘景致、品味雁丘文化增添了更多趣味,也让游客拥有了更好的文化体验。”雁丘园文创区负责人孟鋆说。
本报记者丁园 实习生闫婷玉
特写2
晋阳桥下
生态福祉持续提升
5月的太原汾河景区草长莺飞,风光旖旎。晋阳桥下的汾河岸边,不时有游客前来漫步赏景。
晋阳桥,形如彩带、态似彩虹,完美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设计理念,展现出庄重的对称式美。夕阳西下,站在晋阳桥段东岸“汾河晚渡”观景平台远眺西山,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层次分明,河面波光粼粼,画舫古朴典雅,晋阳桥雄伟绚丽,呈现出一幅河、舫、桥、山浑然一体的秀美画卷。
市民杨婕正带着几位朋友在此拍照留念。“每次有外地朋友来,这里是必到的打卡地。”家住小店区的杨婕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对这些年汾河日新月异的变化感触颇深,“印象中,治理前的汾河太原城区段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治理后不仅清水复流,还打造了很多的景点景观,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随着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的完工,来到太原汾河景区栖息觅食的鸟,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在不断刷新。晋阳桥段,近两年每年都有成群的白天鹅来此“歇脚”。它们或盘旋飞舞,或觅食嬉戏,为秀美的汾河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也成为良好生态环境的鲜活印证。
太原汾河景区不仅是城市的“颜值”担当,还担负着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的重任。
比邻晋阳桥的太原市水上运动中心大气磅礴,二青会时期承担了皮划艇、赛艇、龙舟等比赛项目。5月14日下午,教练员许显飞正在水上运动中心码头指导队员训练。运动员们在做赛艇、皮划艇赛前集训,汾河上奋力划动的身影不时引来游人驻足观看。
许显飞称,前几年由于没有合适的水上运动场所,队员们每年大部分时间都要“漂泊”在外地训练。如今,太原有了自己的水上运动中心,队员们终于可以留在家乡训练了。“这里的赛道水深在4米至7米,长度2公里,两岸视线开阔、郁郁葱葱,可以说是世界级的比赛训练场地,也让我们对训练充满了信心。”
汾河治,三晋兴。如今,汾河太原城区段正以秀美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也给生活在汾水之滨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态福祉。
本报记者丁园 实习生闫婷玉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李兆民摄
本版责编:李江
版式/制图:刘铁军 路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