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不言,自有春秋。“5·18”国际博物馆日,全省各地博物馆积极响应今年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博物馆大联播、公益讲座、学术研讨、特色研学、展览盛宴、文创市集……博物馆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充分释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教育成为新时代博物馆传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标和神圣职责。今年“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5054万人次,“文博热”持续升温。观赏珍贵文物、聆听历史回响、体验时空穿越……越来越多的公众将博物馆视为学习了解中华文明的“第二课堂”。
山西是文物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截至2022年,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97家。近日,文博圈传来好消息,山西博物院“晋魂”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山西博物院入选中央和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太原市博物馆、太原市晋祠博物馆、运城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在古老的三晋大地,博物馆事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优化博物馆布局,提高博物馆的辐射力和覆盖面是基础。无论是大博物馆,还是地市级以下的中小博物馆,无论是综合性博物馆,还是像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这样的专题博物馆,都各具特色,有其不可替代之处。去年,我省提出,要支持太原、大同、晋城、临汾建设“博物馆之城”,规划建设一批反映山西文物特色的专题博物馆,支持各级各类博物馆通过举办特色展、联展、巡展,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当观众在家门口博物馆也能看到国宝级文物,当更多的小城博物馆、专题博物馆进入公众视野,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才会扎根基层,普惠广大群众。
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活化馆藏文物,让文物焕发新生是关键。在山西博物院,观众在欣赏“镇馆之宝”晋侯鸟尊时,不仅可以看到实物,还可以通过墙上的交互式屏幕,看清它的首、翼、背、尾等部位的细致纹路。观众在欣赏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后,还可以体验手绘壁画的乐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交互展陈等技术,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宣教活动,让观众在动静结合中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去年,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上线运行,打开小程序,即可欣赏山西丰富的文化遗存。要加强“云展览”“云教育”建设,让博物馆这本历史教科书变得更为可见、可感、可触。
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是重要途径。博物馆提供“基于实物的教育”,是学校的天然合作伙伴。近年来,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围墙”逐渐打通,学校带着学生去博物馆研学、博物馆带着展品实物来学校上课,渐成常态。早在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就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打造好“博物馆+学校”模式,还需馆校双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完善,开发系列研学路线和活动课程,不仅让青少年爱上博物馆,而且能在热闹中真正沉下心来,走“形”更走“心”。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山西作为文物大省,有责任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博览古今,鉴往知来,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
陈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