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红色文化是在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文化能够为时代新人注入精神养分,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助力,为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供载体,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作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在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供给优势,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要求,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坚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当前,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方式还较为单一,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还有些不足。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充分与当代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不仅要重视思政理论阐释,而且要注重和实践相结合。不同地区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差异性,地方高校挖掘红色故事和红色事迹等红色文化资源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需进一步加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优化红色思政教材内容,增强红色文化内容时代性和亲和力。一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过去以课堂理论知识普及介绍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密切关注时代发展新动向。比如,将红色文化思想价值同当前社会建设要求和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红色文化时代意蕴的高校思政教材,从而增强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文化重要阵地,让学生在参观中亲身体验红色文化内涵的精神魅力,在实践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另一方面,重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地推动红色精神、红色情感深入人心。比如,在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中,让大学生党员争当红色文化的宣讲员,使其在宣讲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党员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将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和社会发展实际。高校应突破思政教育困境,大力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将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要在思政教育中整合时代元素,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高校要在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中,融入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使红色文化教育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凸显其时代感和价值感。其二,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文化教育新模式。例如,开发红色文化在线教育平台,在平台中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红色文化的学习。其三,要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高校可在思政教育课堂中开设红色文化教育专题,以专题的形式丰富学生红色文化知识面,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高校应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可借助学校图书馆和文化馆开展思政教育,积极弘扬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政育人实效。除此之外,校园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应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活动中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文化,并利用走廊、文化栏等展现红色文化独特魅力,以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在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不断探索并赋予红色文化新的内涵与价值意蕴,以实现创新性转化,从而提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适切性。其一,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对已掌握的红色文化进行分类整理,在挖掘和分类中找寻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并以红色故事、红色人物和红色事迹为着眼点,帮助大学生梳理红色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拓展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广度和认知深度,发挥红色英雄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大学生向英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高校应组织专家学者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挖掘其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其二,高校应当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研究成果等方式,推动红色文化理论研究深入发展,为思政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其三,高校还可以建立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库,广泛收集、整理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历史文献、英雄事迹等,建立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库。同时,对资源进行分类、标注和数字化处理,方便师生查阅和使用。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