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文化中国行——非遗保护传承】平阳木版年画:文创赋能 非遗新韵

  • 赵国琦为大学生们讲解平阳木版年画。

  • 传统平阳木版年画。

  • 传统平阳木版年画。

  •   5月19日,临汾铁佛寺博物馆内,平阳木版年画展厅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赏。电子互动设备前,游客们争相体验年画制作流程。活动体验室内,来此研学的大学生们在赵国琦的指导下,拿起抹刷,铺上宣纸,认真拓印,体验着制作传统木版年画的乐趣。
      赵国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人、临汾市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他说:“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传承木版年画,让木版年画更加贴近时代。”
      “版画之头,平阳启之”。平阳民间木版年画为年画的“始祖”,始于隋唐,兴于宋金,盛于元明。明清时期,印刷品种和生产规模都达到了顶峰,后一度没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平阳木版年画迎来复兴,销量占到全国市场的15%。
      平阳木版年画是集题材、线条、色彩与木版雕刻于一体的传统美术作品,包括中堂画、门画、影壁画、门头画、窗画、条屏画、灶龛画、桌裙等多个门类,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山水花鸟等,气势雄浑、雄健遒劲、构图简洁、设色热烈、线条流畅、刀法古朴,广受群众喜爱。2008年,平阳木版年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赵国琦家祖上自晚清起以平阳木版年画销售或印制为业,其祖父赵大勇一生致力于平阳木版年画研究,创办了我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民办木版年画博物馆。2000年,赵国琦放弃印刷厂生意,投入到平阳木版年画传承工作中。
      近年来,赵国琦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并重,一方面做好传承,通过授艺带徒、农户代工,阶段性手工印制36种传统平阳木版年画,保证了老式传统图样用传统工艺印制;另一方面把过去的传统年画和当前大众文化审美、文化需求相结合,将现代潮流元素融入传统年画中,并对传统图样进行变革,把颜色从纯亮色调整成中间色,让其更加饱满、更加丰富、更加美观。
      目前,平阳木版年画已研发了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将年画印到水杯、钥匙扣、衣服、帽子上,使非遗文化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赵国琦创作了“过年回家”套装年画、“五福团圆”家庭亲子装,部分产品远销意大利、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
      赵国琦针对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大学生开设平阳木版年画艺术培训班,成立工作室,与80后、90后的年轻人共同设计文创产品。编制专属课程、教材,研发材料包,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山西大学、晋华中学等大中小学开设课程,传授技艺;开展研学活动,全力推动平阳木版年画进景区、进社区,努力让非遗焕发新的活力。
      “我要继续把平阳木版年画保护传承好,创造属于当下的文化符号,让更多的人喜欢。”赵国琦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张志刚文/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2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20期

    • 第2024-05-19期

    • 第2024-05-18期

    • 第2024-05-17期

    • 第2024-05-16期

    • 第2024-05-15期

    • 第2024-05-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