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时隔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即深入地方考察调研,并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听取意见建议。
“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制定重要文件,都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这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总书记言明此行深意。
考察山东,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勉励“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风正扬帆、征途如虹。
向海图强——
“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3500多公里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26个大大小小的港口次第排开、拥有一大批重量级的海洋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海洋资源丰富……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海洋大省山东“完全有条件把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大”。
2018年3月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强调“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6年过去了,山东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等方面进展如何?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山东考察第一站,来到黄海之滨的日照港。
日照港石臼港区码头,展板上显示着山东沿海港口布局图。
习近平总书记走上前,仔细察看。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烟台港、威海港、青岛港、日照港……顺着海岸线,坐落着山东半岛7大港口。
山东港口集团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他们把山东半岛各大港口整合起来,握指成拳,协同发展,5年间不仅吞吐量连跨5个亿吨台阶,科技创新实力更是明显增强。
不远处,自动化作业区一派繁忙景象:4台70吨级巨型桥吊高高耸立,将集装箱从岸边货轮上稳稳抓起,精准码放在无人集装箱卡车上。随后,集卡沿固定线路自动行驶到仓储区……全程无人操作,却又井然有序。
改革开放后,日照港在时代大潮中奋楫扬帆、后来居上,迅速成长为“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日照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建设起来的,各种综合因素聚集优化,异军突起,成为一个重要港口。你们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大国工匠张连钢,是山东港口集团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的带头人。他告诉总书记,刚开始没经验,想到欧洲的自动化码头参观,人家都不让下车拍照。我们鼓足一口气,就是要自立自强,建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拼命干不一定干好,不拼命干肯定干不好!”正是以这种精神,张连钢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实现软硬件设备全部国产化,并把相关技术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近,欧洲的港口还邀请我们去‘传经送宝’。”
“这说明,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从大国走向强国,肯定要过这一关,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总书记赞许地说,“你们的贡献很大,体现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港湾内,碧波荡漾。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岸边,举目远眺。
远处码头,一字排开停靠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万吨货轮,展现出港通四海的宏大气魄。
“我们都是奋斗者,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底气,让我们共同努力!”面对码头作业现场的港口科技工作者、运营人员、航运人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催人奋进。
绿道葱茏——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黄海之滨,一条长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纵贯南北,配以观景平台、运动步道、游客休憩广场等设施,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打卡点。
近年来,海滨城市日照大力推进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助推文旅发展,让碧海蓝天变成了金山银山。
海天辽阔,涛声阵阵,岸绿沙白。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阳光海岸绿道考察调研。
当地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绿道建设中,坚持将“原生态”基调贯彻始终,并对沿线荒废养虾池、荒地等生态薄弱的地方进行了重点修复提升,种植乔木灌木,最大限度恢复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性。
骑行爱好者、拍婚纱照的恋人、玩风车的儿童、携手散步的老人……总书记沿绿道步行察看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情况,不时同市民和游客热情地打招呼。
还海于民、还景于民,生态保护带来了多重效益。
市民休闲健身提高了生活品质,旅游经济也红红火火。2023年日照市共接待游客53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5%,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长25.7%,占GDP比重达5.1%。
绿道边的小广场上,市民游客们纷纷围拢过来,高声向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总书记同大家说:“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绿道建设把自然景色和人工设施很好地结合起来,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
望着眼前欢乐的孩子们,总书记格外高兴:“他们这一代是很幸福的。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他们也都长起来了。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年轻一代是中坚力量。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也是新征程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原动力、出发点。
23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后,我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将其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
风正扬帆——
“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党的二十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研究改革。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畅所欲言。”
会场中,有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代表,有来自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来自有关部门和地方的负责同志。
两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先后发言,不约而同谈到促进民营企业聚焦主业、修好内功的重要性——
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还记得,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曾勉励他:“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丁世忠建议,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定民营企业扎实发展的信心。
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在发言中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较短,令人十分痛心。他建议,在国家层面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评价和支持体系,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对两位代表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根深叶茂,主根要扎稳,这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我在福建、浙江工作时,鞋帽服装方面的民营企业非常多。从最开始的来料加工为主到现在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而超过国际品牌,我观察这些异军突起的企业,就是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做强主业。”
“如果企业成立没几年就倒了,那么我们发展现代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也就没有持久性。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总书记说。
当来自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张斌谈到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防止“内卷式”同质化竞争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可以做更多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是否就等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光盯着‘新三样’,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总书记回忆起往事:“我在正定工作的时候,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一个概念——限于当时中国经济实力和条件,要多考虑实现现代化的‘穷办法’。我在‘穷办法’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土办法’,就是适应当地的办法,不一定要大而全。”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推进深层次改革,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座谈会上,德国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大全分享了企业知识产权在中国得到有效保护的故事,并就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提出了意见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会因为是外资企业就将其挤出中国市场。我们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各位代表发言的时间超过了一个半小时,习近平总书记不时提笔记录,一次次插话询问,了解具体情况,深入交流回应,会场里洋溢着热烈活跃、坦诚务实的氛围。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战略指引:
紧扣改革主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征程上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帜,也必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突出改革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实效,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
把牢价值取向——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讲求方式方法——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要坚持守正创新,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
会场里,掌声如潮。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将掀开新的篇章。
新华社济南5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