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太行山断裂带美丽的自然风光。
和顺县义兴镇会里村景致秀美的人居环境。
松烟镇南天池村致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义兴镇井玉沟村高品质打造“精品示范村”。
松烟镇阳曲山创建旅游精品片区。
易地搬迁村以菌菇大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和顺县太行和牛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和顺县松烟镇天凯庄园外景。本版图片由和顺县委宣传部提供
巍巍太行焕发青春,革命老区再创辉煌。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顺大地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场以“产业美、家园美、生活美、生态美、风貌美、和谐美”为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和美乡村的战役性工程正在全面推进。
5月中旬,和顺县举办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现场观摩会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总结成绩,交流经验,纵深推进“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顺县委书记许利伟说,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以来,和顺县坚持一张蓝图、分步实施,迅速开展规划编制、村庄分类、资金统筹、项目匹配,全力推进“百乡示范、千村治理”行动。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积极响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这项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努力让“千万工程”经验在和顺大地开新花结新果。
立足“五彩优势”
彰显和顺特色
贯彻省委部署,晋中市掀起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百乡(村)示范、千村治理”行动。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要求各县(市、区)要突出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三个层次”,用好专班推动、规划引领、旬督月赛“三个抓手”,聚焦党建引领、统筹资金、发动群众“三个重点”的工作举措。
和顺县委深刻领悟省、市部署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规划引领、打造特色,依托和顺红色基因、绿色生态、蓝色晴空、黑色矿藏、黄色和牛“五彩优势”谋篇布局,按照“产业集聚、中心辐射,多元投资、一体共建,以线串点、分类建设”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两区两线一中心”,到2026年,全县176个行政村按照“22个精品示范村、88个提档升级村、66个环境整治村”分类梯次推进。
“两区”,就是围绕全国重点林业县、中国优秀生态县优势,规划布局覆盖横岭镇、马坊乡的“西部绿色生态区”,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依托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优势,规划布局以松烟镇为中心的“东部文旅示范区”,变“品牌效益”为“经济效益”。
“两线”,就是立足基础条件好、距离县城近的9个重点村,村均投资千万元以上,打造精品示范村,形成国道207城乡共建线,融入全市“百乡千村”示范圈;串联产业特色鲜明、文旅优势突出的11个村,打造省道318产村融合线,构建“百乡千村”产业带。
“一中心”,就是依托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优势,以牛郎织女文化园为中心,辐射周边11个村,打好“太行山水”“夏养和顺”“牛郎织女”三张牌,带动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群众增收。
聚焦“六美目标”
打造和顺样板
和顺县制定了《和顺县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方案》,明确以“产业美、家园美、生活美、生态美、风貌美、和谐美”为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和美乡村,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聚焦产业美,做强10个名特优新品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人人有技能”,筑牢“康庄健美”的产业基础。
聚焦家园美,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五大行动”,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乡村底色,构建“全域秀美”的整体格局。
聚焦生活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创造“景致精美”的人居环境。
聚焦生态美,加快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和乡村绿化工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化“生态富美”的发展支撑。
聚焦风貌美,注重内外兼修,深化“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井玉沟村民自治“红十条”经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丰富“心灵之美”的精神内涵。
聚焦和谐美,常态化开展“抓促提”专项行动,深化“一堡垒五中心”、党员承诺“红六条”做法,实现“共治共美”的良好愿景。
和顺县邀请浙江大学生态设计院的规划设计团队,深入重点村进行了初步调研,以“一村一案”深化“微改造、精提升”。谋划实施总投资38.6亿元的170个项目,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今年重点突出5个精品示范村、25个提档升级村,村均投资1000万元以上,实行示范引领,凝聚起全面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整体合力。
创新“五型模式”
创造和顺经验
和顺县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在尊重农民意愿、遵从现实基础、遵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城乡融合型、龙头牵引型、文旅康养型、能人带动型、工业反哺型“五型模式”,指导全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型,就是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为点、国省道为轴,辐射带动20个村,形成联动联建模式;龙头牵引型,就是以山河醋业、银河湾牧业、新马粮业等29家龙头企业为引擎,辐射带动77个村,形成产村融合模式;文旅康养型,就是以牛郎织女文化园为中心,辐射带动11个村,形成特色小镇模式;能人带动型,就是以全县8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牵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覆盖5.9万农村人口,形成共建共富模式;工业反哺型,就是以全县工矿企业为支撑,“黑色”支持“绿色”,辐射带动90个村,形成工农互促模式。
义兴镇确立了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开辟“北翼生态农业和南翼现代物流”先行区,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康养基地、文旅融合基地的发展战略。全镇上下立足中心镇资源禀赋,高品质打造“精品示范村”建设名片,有效带动了人居环境全域提升。
松烟镇立足发展文旅专业镇定位,依托“牛郎织女文化园”,向四周辐射,引领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同时,立足松烟丰富的文旅资源,创建三个旅游精品片区;升级田润生态农场蔬菜种植基地和银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木耳种植基地。目前,全镇环境整治明显,乡村治理有效,产业发展加快。
强化“六大保障”
建设和美乡村
为切实把“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和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和顺县坚持顶层设计、顶格推动、加强领导、凝聚合力、狠抓落实。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列为“一把手工程”,“三级书记”齐抓、部门联动协同。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书记县长“双组长”统筹调度,县委农办协调抓总,一办六专班跟进落实。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着眼3年,精准谋划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生态修复、社会民生六大类170个项目,总投资38.6亿元;今年实施160个项目,总投资3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8.7亿元。
四是强化多元投入。抢抓政策机遇,争取上级资金7.5亿元,申请债券资金7亿元;县财政真金白银投入落实资金12.6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落实意向资金11.6亿元。
五是强化机制保障。健全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的实施机制,规划先行、标准规范、技术保障的引导机制,国资牵引+民企赋能+利益联结的投运机制。
六是强化督导考核。周推进、月比拼、季分析、年总结,奖罚分明、激励担当,营造争上游、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和顺县,规划布局的“东部文旅示范区”,持续打好“太行山水”“夏养和顺”“牛郎织女”三张牌,正在推动“好颜值”向“好产值”升级,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蝶变。“西部绿色生态区”,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依靠良好生态积极发展乡村绿色产业,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新路子,实现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持续推广“1+N+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不断壮大经营主体,探索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发展矩阵,持续提升经营主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开展以来,各乡、村结合实际、迅速行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态势。
李阳镇温源村以产业发展富民、环境整治惠民、乡村治理为民为抓手,奋力打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先进村。投资2100余万元,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流转土地2750亩,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在促进传统种植增产增效的同时,带动了本村村民的就业增收。
青城镇王汴村以有机旱作农业为基础,持续推动1200亩高标准玉米种植和10座现代化蔬菜大棚种植,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村企联建等机制,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保护”三大目标。
横岭镇阳光占村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举办农民丰收节,组织锣鼓队、文艺队,积极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汇聚“六美四宜”乡村建设的合力。阳光占村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科学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责任片区,将“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平松乡小南会村发挥乡贤带动优势,整合专项资金及社会资本350余万元新建叔齐伯夷文化园、两座桥、两条便道形成“一园两桥两便道”秀美景致,拓展垂钓、崖壁栈道、农家民宿、书画写生等乡村旅游休闲文创项目,进一步提升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品质内涵。
和顺县领导表示,将进一步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深入推进“六美四宜、城乡共建”行动,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