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正视情绪和困扰 学会放松和减压

  本报讯(记者李林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有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精神心理问题明显上升。从实际来看,初二到高三阶段学生的心理治疗门诊量相对较大。”6月2日,山西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闫丹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闫丹凤说:“在我平常的心理治疗门诊中,发现初二到高三阶段学生的门诊量相对较大、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因为:首先,这个阶段是学生面临学业压力最重的阶段之一。随着学科知识难度的增加和升学压力的增大,学生们普遍感到学习负担加重。其次,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剧烈变化。一些生理变化如月经不规律、青春痘等,以及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自我认知的迷茫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需要就医。此外,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家长的认知一定要调整。”闫丹凤分析并对家长们提出建议,“当前大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青少年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躯体症状以后,才会意识到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援助,这种滞后反应可能会错过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因此,家长们要提高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了解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它们可能对孩子们造成的长期影响,包括了解常见的心理症状,如情绪波动、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以及这些症状可能引发的躯体反应。”她还建议家长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有这样的认知:人和人是没有可比性的,要跳出公众认为的‘标准’框架,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和条件;在沟通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理解,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闫丹凤也想告诉广大青少年:“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和困扰,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心理问题,这并不是什么羞耻或可怕的事情;要积极寻求支持,学会与信任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要学会放松和减压,适当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并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让我们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应对挑战和困难,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社会、家庭、学校能携手并进,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闫丹凤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02期

  • 第2024-06-01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9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7期

  • 第2024-05-26期

  • 第2024-05-25期

  • 第2024-05-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