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砚池微语

  喜欢砚台已有多年,也曾试图收藏砚台,却终因每看上一方砚台都价格不菲而怏怏放弃。
  那年,参加文学活动去了一个古文化市场,看到展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带盖雕花澄泥砚,爱不释手、流连忘返,加上文友在旁边游说:喜欢就买了,这砚用汾河下游澄泥焙烧而成,随着汾水越来越少,没准哪天因没有原料就绝迹了。
  听了文友的话,我不顾旅途刚刚开始背负沉重,便买了两方澄泥砚,一方是枫叶状,刻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荷花青蛙图;一方是水滴状,刻有“日落看鸟归,潭澄羡跃鱼”的双鱼戏水图,一路上虽然背得很辛苦,但却爱不释手、乐此不疲,闲暇之余就拿出来和大家欣赏、讨论,总以为澄泥砚虽形状为砚,制作过程应该和家乡的紫砂壶一样:备泥、破碎、碾细、筛选、练泥,然后打泥条、做拍子、设计、捏做、印模、拍身筒、镶身筒,最后是雕琢、打磨。
  喜欢书画、篆刻、文玩的朋友很专业地说:紫砂壶用的是紫红、土黄、灰绿的矿物质土质,澄泥砚用的是河水留下的泥沙;澄泥砚工序复杂、成品率较低,先在汾河下游采回泥沙,放进绢袋中漂洗、淘澄、过滤,沉淀出的土质细腻柔滑,用其制坯、烘烧,再用烧制成功的成品进行雕琢、打磨、抛光。
  和朋友讨论间我便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块砚台,在颠簸的途中自顾观赏、把玩:砚台三七分割,大面积是方形研墨池,小面积是荷塘映日,荷叶间有一个小圆形蓄墨池,砚池宛若婴儿肌肤般圆润柔滑,特别是砚盖上造型优雅的荷花,似在水中绽放,荷叶上的青蛙惟妙惟肖,与砚池周边的雕花完美结合、浑然一体;另一枚砚台上的研墨池和蓄墨池没有分离,由浅而深,最深处似一弯弯月儿,周边刻有莲蓬、莲花骨朵,砚盖上是雕琢精美的双鱼戏水。拿回家后舍不得使用,放在多宝阁上观赏、收藏。
  有一天,多年未见的远方友人前来小聚,便取出来显摆,被友人相中,拿了一方相赠,每每想起还是心有余悸、万般不舍。联想到米芾向宋徽宗装癫索得瑶池砚,以及苏轼巧取米芾的琅琊紫金砚备作陪葬又被米芾讨要索回,也渐渐释然,自古惜砚者都会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想尽一切办法而得之。没准友人比我更懂砚,也更加惜之。
  随着藏品的增多,对砚也越来越喜欢。曾去一茶庄喝茶,便一眼看上茶商待客时用的歙砚茶海,便不顾对方开出海口,加上茶台、茶凳一起买回,每天晚上闲暇之余,泡一壶清茶边喝茶边欣赏其砚台浮雕,荷花、荷叶浮在水中栩栩如生,其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九条鱼嬉戏其间,鱼儿有大有小,有的在池中摇头摆尾,有的在荷叶下半掩身子,有的在河石之间互相嬉戏,每一条鱼的布局都疏密有致、形态各异。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喝茶,每人都有自己的杯盏、每人都选一条鱼为自己的信物,饭后品茗,用手抚摸擦拭,谁的鱼打磨得光滑黑亮一看便知,一年两年过去,茶砚也变得灵气逼人、氤氲着淡淡的馨香,每次聚在茶桌前,都会各自维护、保养自己的小鱼。后来儿娶女嫁,家里增添了新人,没有认领的小鱼也有了新主人,一台茶砚成了一家人小聚、畅聊的地方,唯有此地此时,更显其乐融融、幸福满满。买了茶砚也没忘记捎带一方小砚,此砚模仿唐代贡砚,规格不大,长28.6厘米、宽23.3厘米、高5.6厘米,外形呈弯月形,泥色灰黄,质地细密柔韧,砚体有古色包浆,砚堂与墨池之间有半圆形拦水墙分开,斑驳墨迹,加上稚拙雕刻,给人以深远厚重的感觉;背面留雕刻者印章、姓名,虽不如古砚名贵,却也雕工精细、寓意深刻,留至今日已过多年。
  又一次去一古玩店,和喜欢收藏的朋友聊起砚台,她信手拈来长29厘米、宽21厘米的一方古色端砚,正面是一方形研墨池,池边雕刻螭龙图腾,飞龙之间又有一小圆形蓄墨池,蓄墨池旁,有一粉绿色石眼,呈卵形状,直径大约10余毫米,反面刻有“翰墨之精,文房之宝”,并有作者印章、姓名,捧在手上反复观赏,想购买,不料朋友见我喜好便赠予我留存,临行悄悄放钱置朋友的展品下,心里一直惦念,不知朋友发现了没有?又怕区区小钱,远不到其古砚价值,羞于过问,至今日也未说破。此砚拿回后放至柜子深处,唯怕遗失,每隔一些时日便拿出来欣赏打理,随后又藏至更深,越看越喜欢、越看越上心,成为一心爱之物。
  最早爱上砚是因为一次绛州之行,因为陪一远客到解州关帝庙和永济张生和崔莺莺爱情故事发生地的永济普救寺学习考察,途经新绛县,恰遇学生时期的校友接待,临别朋友以其地方特产绛州澄泥砚相赠,刚拿到手时只见精美包装盒底有一行小字“内有砚台和收藏证书”,便打了问号,什么贵重物品还有收藏证书?离开后收到朋友信息:若有需要,欢迎继续打扰。从此,写字、画画都用此砚,至今已30余年。砚台虽然不大,整体是一卷轴书样,底部刻有“一池砚水洗浮尘,红酒书香醉煞人。”30年前的我们正当青春少年,踌躇满志,能悟道浮尘、醉酒,那已是经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生命旅途之后,所以看到这句诗,也故作已涉世,爱慕之情由此而生,从那时起,陆陆续续买了不少砚,大至茶砚1米多长,小至掌上袖珍砚10多厘米,虽然每次搬家、游学都有丢失,也会及时填补,看上独特的款式、雕工便毫不犹豫地买买买、留留留,如今手头又攒下几方如有“霸气宝鸭”“龙盘竹竿”“节节高”“墨指含香”等砚。谈砚,却有说不完的趣事、道不完的典故,故先藏起,就以后再叙,心说:寒灯月明研墨浓,砚池孤影绘春风。留记:吾与砚尔尔,砚与吾兮兮。

裴彩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06期

  • 第2024-06-05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6-03期

  • 第2024-06-02期

  • 第2024-06-01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9期

  • 第2024-05-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