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郭氏七损八益诊疗法》新书发布会在太原市举行。该书由非遗传承人郭吉飞所著,其面世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利用拓展了新路径,提供了新范式。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医正骨疗法等丰富内容。近年来,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我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也日趋完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活态传承进一步加强,取得显著成效。生在民间、长在民间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和信任。此次《郭氏七损八益诊疗法》祭出,从中医药学源头梳理了中医防病治病的基本原理和诊疗法则,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山西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潜力巨大。推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对我省加快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及健全非遗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尚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扎实做好传承人培养工作,建立体系完备、梯次合理的传承人队伍。同时,要多措并举提高和扩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的可及性,把中医药非遗项目转化为民众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的健康实践与产品,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以及服务全生命周期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撰稿邬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