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

今昔之变

  • 图为改造前的右玉黄沙洼。右玉县林业局提供

  • 图为改造后的右玉黄沙洼国家沙漠公园旅游景区。 省林草局提供

  • 图为云州区防沙治沙前的火山。云州区林业局提供

  • 图为云州区防沙治沙后的火山。省林草局提供

  • 图为治理前后的偏关县新关镇梨园村黄河段对比图。 陈鑫龙摄

  • 图为治理前后的偏关县新关镇梨园村黄河段对比图。 陈鑫龙摄

  •   

    长城沿线风沙源生态保护区

      包括大同市左云县(部分)、新荣区(部分)、平城区、云冈区(部分)、天镇县(部分)、阳高县(部分),朔州市右玉县(部分)、平鲁区(部分)。

    特色做法:

      对流动沙地采取工程治沙或生物固沙进行治理。以构建森林植被向灌草型植被过渡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为方向,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采取飞播、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等综合措施,营造适宜稳定的植物群落。对退化老化的防护林、农田林网实施改造更新,提升生态防护功能。

    桑干河谷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

      包括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部分)、山阴县、应县、右玉县(部分)、怀仁市,大同市浑源县、云州区、阳高县(部分)、天镇县(部分)、左云县(部分)。

    特色做法:

      通过土壤改良、耕作栽培、生物农艺等技术措施进行土壤水盐调控,改善土壤盐碱化。在沙化严重区域开展封沙育林,在山坡沟底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度,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加大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提高防风固沙效果。在稳定发挥防沙治沙功能前提下,调整林种和林分结构,营造特色经济林,发展沙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巩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成果。

    黄河生态脆弱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

      包括忻州市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神池县、五寨县。

    特色做法:

      以水蚀风蚀综合型防治为目标,以恢复地带性植被为主,以水定绿,科学开展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在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开展植树种草、封沙育林育草,提高植被覆盖度,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对退化、老化的防护林、农田林网实施改造更新,提升生态防护功能。加快退化草原治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17期

    • 第2024-06-16期

    • 第2024-06-15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13期

    • 第2024-06-12期

    • 第2024-06-11期

    • 第2024-06-10期

    • 第2024-06-09期

    • 第2024-06-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