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创新

【新观察】时时“高新” 处处“高新”

——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纪实

  • 道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家以生物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产品覆盖农用、饲用、医用三大产业。图为公司在巩固传统产品微生物菌肥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产品。

  • 图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菌群培养。

  • 国强高科同科研院校展开合作,深耕智慧交通领域。本栏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摄

  •   近日,记者走进运城市唯一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令人应接不暇。
      新研发的车型识别“小黄人”憨态可掬,已成为新一代治超系统中的“萌宠”;俗称“关节软黄金”的氨糖,跻身全国生物医药行业前三强;和华为合作,采取“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链条,每年培养600多名技术型、服务型人才反哺园区企业……园区持续向“新”发力、向“质”而行,瞄准“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将科技创新融入血脉,抢先布局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AI等产业链,努力抢滩登陆新质生产力制高点。在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采访,时时“高新”、处处“高新”的氛围令人可见可感。

    让公路更“聪明”,人工识别车型再进行收费渐成历史

      什么设备竟如此“聪明”?近日,在位于盐湖高新区的山西国强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得以一探究竟。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车辆,只需按原有的车速驶过路面上铺设的3组线圈,整辆车的尺寸数据、实时车速就被即时上传至当地车管所的大数据中心。
      “这是我们研发推广的非现场执法设备,采用进口石英动态称重系统,将车牌识别、外轮廓检测、视频监控等系统有机结合。车牌抓拍系统布设在动态称重仪的上方,主要采用F型杆和龙门架两种方式,并按照车道数架设高清车牌抓拍摄像头。”国强高科董事长邓国强介绍说,“当车辆‘踩’上线圈,摄像头便开始工作,全方位抓拍车头、车身并获取实时车速等各项数据,这些数据汇总于一侧的数据箱后上传至当地车辆管理部门的大数据中心。”
      记者了解到,动态称重是继工业机器人后,国强高科自主研发、生产和自行安装的又一关键性创新技术。目前,动态称重主要应用在国道和省道及区域重要公路上,实施全天候超限检测,无需人为干预、不阻碍交通,既保证了公路安全,又减轻了低速执法导致的公路拥堵。它不仅集视频监控、车牌智能抓拍于一体,还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上传与共享,极大地提升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与响应速度。这一跨越式的进步,让治超过程变得透明、高效,标志着交通安全管理进入了智能化的新时代。产品性能和称重技术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超越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同类水平;目前年产值达2亿元,在公路动态称重设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跻身全国前三。
      “以前,车辆称重需要车速低于每小时20公里,现如今就算车速为每小时120公里也可轻松‘过磅’;以前,一个称台就重达十几斤,造价30多万元,还需要40多名工作人员站岗维护,现在仅仅画几道线、搞一个架子、装两个数据箱就能轻松搞定……”谈及动态称重的优势,邓国强如数家珍。
      作为全省智慧交通产业领域的“独苗”,国强高科在盐湖高新区管委会的牵线搭桥下,先后同国家计量院、国家公路科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山西中北大学等院校展开合作,深耕智慧交通领域,去年斩获了8项发明专利。
      在国强高科的厂房内,方形身材、淡黄肤色的“机械侠”模样喜人。这款车型识别“小黄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备受市场欢迎,已在全国高速公路系统投放6000多台,人工识别车型再进行收费渐成历史。
      从最初的静态衡器到如今的动态称重,智慧交通产业已成为国强高科的支柱型产业。随着动态称重逐渐应用于普通公路,国强高科正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去年9月,国强高科在运城市108、209国道非现场执法点项目开工建设,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年底前通过验收,现已投入使用。

    向生物产业进军,打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

      在山西道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一罐罐白色颗粒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氨糖,全名为氨基葡萄糖,是人体合成关节软骨组织所需的关键成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说起来,我们已经有很多年的炼‘糖’史了。”谈到企业的跨界创新发展,道一科技董事长王经君感慨万千。
      道一科技的前身——山西凯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一家以生物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产品覆盖农用、饲用、医用三大产业。近年来,公司在巩固传统产品微生物菌肥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产品。
      2018年12月,应运而生的道一科技本着发展生物产业、创造健康世界的理念,以高科技合成生物产业为目标,以药品、保健品原料为主要产品,以食用葡萄糖为主要原料,利用基因工程菌生物合成乙酰氨糖,再通过分离纯化、水解、精制变成氨糖。
      “十几年前,生物医药产业刚刚起步,参考的案例十分有限。虽然氨糖项目已经取得实验室的成功,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再到上市销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经君说。
      广聚英才,打造氨糖产业创新高地。招贤纳士、广求人才、才尽其用是成就事业的必然举措。在时代大潮中赢得主动,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基础在“引”,根本在“用”。道一生物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持续引才聚能。
      “近年来,我们先后与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院校进行合作,引进中科院微生物所菌种和技术,采用最新的合成生物学工艺,持续改进菌种发酵方法,不断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将最初的每公斤原料只能发酵50克氨糖提高到180克。到现在,我们已可生产5种不同市场需求的氨糖,年产量3000吨,均出口美欧等地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达1.5亿元,占集团公司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公司负责人王开成介绍说,“另外,我们还将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变废为宝,加工成优质肥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企业来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道一生物氨糖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2021年被全省认定为“六新”产品。“氨糖不是糖,是生物医药的‘皇冠’。今年,我们将研发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药的原料——脯氨酸,还有它的‘升级版’强脯氨酸,这种新型抗生素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还将投资1000多万元,在厂区内建设GMP车间生产中端医药产品。”王经君说。

    建好人才“培养皿”,真正做到“链接校企、产教一体”

      正值午餐时间,在位于盐湖高新区复旦大街7号的清控创新基地,刚下课的学生们陆陆续续赶到食堂排队打饭。
      “他们都是西点科技的学生,在这里接受岗前实训。”清控创新基地招商部负责人刘小浩介绍说。
      西点科技产教综合体,是由山西西点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华为、阿里、云谷等企业组成的产教联盟。近年来,西点科技签约区域内多所院校,通过搭建市场主体生产实践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对接的平台,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实训,集真实生产劳动、实训教学、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真正做到“链接校企、产教一体”,实现了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融合衔接。
      “我们是2021年入驻基地的,之前一直和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入驻高新区后又增加两个合作院校。”西点科技负责人任绍臻说,“如今,我们致力于向外包电商企业输送人才,每年可提供实习岗位300个、就业岗位200个,其中电子商务运营客服类80多名,高德地图等数据标注60多名,年产值近千万元。”
      清控创新基地由市政府与清控科创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市科技局、盐湖高新区与清控创新基地(太原)共同打造,总占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紧邻运城学院、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城护理职业学院三大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里有山西首条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特色街区。清华产业的优质资源与运城的科技底蕴汇聚在一条街区,企业如商铺,创业者像街坊,临街“商铺”都是高科技企业,“货品”有各种科技创新产品,创业者们可以交流分享,更被鼓励互相成为客户和服务商。通过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源的引入、创新活力的释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打造,使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供应链多链聚合、有效耦合,贯通政、产、学、研、用各环节,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基地以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整合优质创新服务资源、培育良好创新环境、链接全国创新网络、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为总目标,通过“孵化+辅导+投资”的服务模式,“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链条,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运城创新生态,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基地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以新材料、物联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业方向为主开展“双创”,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培养皿”。
      “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围绕五大孵化业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使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等多链聚合、有效耦合,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创新活力充分释放,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刘小浩说。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成立于2018年的盐湖高新区,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小巨人”企业5家,先后获得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园区、中国创新力园区、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佳等殊荣。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盐湖高新区前景可期。

    本报记者沈佳 本报通讯员杨红义 杨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17期

    • 第2024-06-16期

    • 第2024-06-15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13期

    • 第2024-06-12期

    • 第2024-06-11期

    • 第2024-06-10期

    • 第2024-06-09期

    • 第2024-06-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