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深度透视】低空经济:乘势迎风当起舞 传承薪火著新篇

——看我省高质量建设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

  • 航空博览会飞行表演。

  • 低空飞行旅游。

  • 新南张机场。

  • 山西喆航生产车间。

  • 植保无人机。

  •   

    阅读提示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山西是中国通用航空的发源地,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条件优渥,产业基础扎实,发展通航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对通用航空业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高位谋划、高位推进。
      自2018年获批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以来,我省出台多项规划政策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通航产业实体与新兴市场,提升人才科教与创新引领水平,为建设山西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筑牢了坚实基础,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的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当下,我省航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无人机植保、航空护林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航空测绘、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等通用航空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航空类执照培训、飞行体验、无人机研发应用等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航空与人才培养、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业态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业态逐步显现。全省通用航空业呈现出“飞起来、热起来”的良好态势。

      1956年,一架从苏联购进的安-2型飞机飞抵晋城上空,开展航空物探放射性磁测飞行,这次通航作业拉开了山西通用航空发展的大幕。
      同年,太原、长治、大同3所航空运动学校相继建成,山西成为全国最早开展航空体育省份之一且是全国范围内唯一拥有3个航空训练基地的省份。
      1973年,中国民航第二飞行总队从长治迁往太原,与民航山西管理局合并。山西由此成为中国通用航空的主要基地,面向全国执行多种通航作业项目。
      抚今追昔,激荡情怀,时代已翻开新的一页,山西肩负使命、重燃薪火:2018年获批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2022年太原市获批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2023年8月以来,全省上下按照“五个起来”——应用场景搭起来、基础设施建起来、产业链条抓起来、品牌影响塑起来、政策保障强起来的工作要求,在低空经济这条赛道上踏上新的征程。

    无人机+产业,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传承通航文化,全方位激发无人驾驶发展潜力

      今年1月1日,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无人驾驶航空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在我省,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环保检测、交通巡查、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测绘与勘测……从农业到工业,从野外到城市,从娱乐生活到专业领域,无人机的多功能性和便捷性使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起飞,“鸟瞰”,拍摄……6月17日,一架大疆御3E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在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上空,定格下T3航站楼实现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这一重大阶段性进展!
      “自项目开工以来,应项目指挥部和施工建设方要求,已经不定期飞了43次,累计飞行时间129小时。”山西通用航空无人机有限公司市场运行部负责人闫映多次执行作业任务,他说,“无人机在重点项目施工进度留存数据电子化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对于今年年初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并被广泛看好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VTOL,我省也不甘人后。今年春节期间,两架“空中的士”在晋中市左权县上空飞行展示,这是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山西的首次试飞。
      近日,太原西山生态文旅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订购50架EH216—S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用于旅游观光、载人交通等低空场景,并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太原低空经济产业园。
      打开思路,科技赋能,无人机可以实现更多场景——人工影响天气大型无人机大同首飞,拉开了无人机在山西乃至华北区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序幕;山西电网在晋城首次使用长续航、耐低温氢能无人机开展自主巡检;无人机开展农险理赔业务,累计飞行2万余平方公里;太原“演唱会经济”迎来热潮,无人机表演点燃现场激情,助力“歌迷之城”建设……伴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广阔的应用前景意味着低空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边界的极大拓展。

    保障+需求,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布局“天空之城”,锚定目标跑在前列

      6月12日8时,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学员已经开始了一天的飞行训练,转场飞行、低空通场、仪表进近、目视起降……阳光洒满芮城新南张机场跑道,为几架单发西锐SR-20和双发钻石DA42型通用飞机镀上一层金色。
      自去年开航以来,新南张机场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达成了稳定合作关系,截至6月16日,学员们累计飞行天数192天,完成起降23835架次,安全飞行3105余小时,平均每天飞行120余架次。
      建造一个机场,腾飞一座城市。去年6月9日,总投资3.5亿元的新南张机场正式通航,不仅为公、商务旅客往来和货物运输搭建起便捷的空中通道,更带动当地拓展了飞行训练、地勤培训、载客体验等多项通航业务。由“飞起来”向“热起来”转变,这一通航机场“新秀”已累计实现安全飞行26854架次、3370余小时。
      “低空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汇聚,提升芮城县在区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芮城县通用机场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汪说。
      加快布局“天空之城”,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通用机场的数量及运行情况,则是反映通航行业发展情况的风向标之一。
      目前,我省已建成太原尧城、大同南六庄、芮城新南张、屯留沙家庄、长治沁源、阳泉东梁、灵丘武灵等7个跑道型通用机场,乡宁、阳高通用机场在建,繁峙、阳城、万荣通用机场获批立项,武乡、原平、右玉、河曲、吉县、阳曲等多个通用机场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运输机场增设通用航空功能设施,完善通航专用机坪、机库及维修区等,进一步满足了通航作业、短途运输、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发展需求。
      4月24日,六棱山航空飞行营地项目奠基仪式在阳高县鳌石乡举行,其有望成为我省又一个集飞行运动、训练、体验、科普教育以及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营地。
      “低空运动有着很强的群众参与性,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基石。”省航空运动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孟利飞表示,建设航空飞行营地,是贯彻落实国家、省通用航空、低空运动发展相关政策的实际行动,对加快推进我省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省已建成太原尧城、大同南六庄和长治屯留沙家庄等12个航空飞行营地和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北大培文晋中实验学校、临汾第一中学校等12个校园航空飞行营地。
      “华舰集团锚定2025年底全省布局建设30个飞行营地的目标,积极对接多地,就飞行营地建设方案进行研究,围绕营地选址、建设规模、投资模式、产业赋能等方面进一步讨论完善,将力争在本年度完成3个飞行营地的奠基开工。”华舰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龙头+集群,产业链条优化完善锤炼产业,提升传统优势培育新兴力量

      今年3月,一则消息引起业界关注,山西航产集团与航空工业昌飞集团就直升机维修制造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购10架AC311A直升机。项目的成功引入有助于推动我省打造通用航空产业制造、运营及服务产业链,加快通用航空军民融合发展,对低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渐成产业集聚之势。在山西通航产业的版图上,太原、大同、长治三市拥有一定规模的通航企业,航产集团、华舰集团、太航仪表、禧佑源航空、迪奥普科技、山西喆航、山西支点、中德轻飞、成功通航等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太原在航空材料、仪表、维修等领域产业基础雄厚,又获批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发展航空产业有基础、有优势。今年以来,太原实现本土航空“零”的突破;签约直升机零部件加工生产项目;批量引进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山西喆航成为全国第一家取得轻型直升机适航证的民营企业,与比利时公司签约4缸航空发动机联合生产/售后维护中心项目;禧佑源航空与中国商飞深度合作,与霍尼韦尔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为C919飞行控制系统及其相关航电产品的经销商之一……太原紧抓“低空经济”发展历史机遇,乘势而上,亮点纷呈。
      作为全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示范市,大同聚焦“轻型航空器、无人机和品牌服务”三大领域,瞄准“通航运营为牵引、通航制造为重点”的发展目标,着眼低空经济增长点,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园区建设、加紧招商引资,中德轻飞、北航长鹰蜜蜂、航源众诚动力、山西维顶等一批项目先后投产运行,通航产业实现长足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通航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优化,传统优势企业转型提升,新兴企业蓬勃发展。既有山西钢科、航宇新材料、银光镁业等骨干企业聚焦金属材料、航空钢材,太航仪表、大同航空动力、山西支点等打造“山西智造”、填补国内空白;又有山西通航、华舰航空等中坚力量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机场服务、人员培训、航务代理、航空器维修保养等运营服务;还有山西喆航、迪奥普、成功通航这样的“小巨人”和“多面手”,既能研发制造航空器,也能提供应急救援、森林灭火、大气环境治理、短途运输、航拍航测等通航业务。

    航展+特色,品牌影响稳步提升扩大开放,对接吸纳国内外优质资源

      以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场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通航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其背后的万亿级大市场何以聚焦展现?航展经济应运而生。
      振奋人心的科研创新成果、逐步壮大的自主装备产业、再创佳绩的订单签约……近年来,我省深耕航展经济,积极培育低空经济新的增长点,“南有珠海,北有太原”的航展品牌亮了起来。
      通航飞机共舞于蓝天,航空盛宴展现苍穹间,飞行设备静态陈列,航空文化亲身体验……去年9月,2023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精彩亮相。
      博览会期间,山西通航集团无人机公司在晋阳湖公园举行了2023架无人机表演,表演规模之大,为山西首例。起落交错的队形、变幻多样的灯光,通航集团以独特的方式为本届博览会助力宣传,点亮山西通航金名片。
      与前两届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相比,“全新升级”的博览会在展会内涵、活动形式、等级规格、展会影响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客流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接待观众15万人次,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一流通航会展品牌初步成形。
      我省还成功举办了2019年全国跳伞锦标赛、2020年首届全国通用机场与城市发展论坛、2021年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论坛、第三届中国通用航空创新创业大赛、2019年大同航空应急救援展暨首届中国大同航空应急救援高峰论坛、第二十一届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等活动,积极对接吸纳国际国内通用航空业优质资源,不断扩大开放合作,航展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华舰航空将承办航空模型国际级遥控特技世界杯赛(F3A)、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等重点赛事。
      在短途运输方面,我省也打造了自己的优质名片。山西通航集团依托太原尧城机场,积极拓展国内短途运输航线,优化“贯联山西、通达省外”的短途运输航线网络。截至2023年底,我省短途运输累计开通12条航线,运输旅客32418人次,是国内短途运输航线密度最高的省份,航线数量、飞行量和运输量位列全国第二,实现了短途运输从“有”到“优”的跨越。

    规划+引领,政策保障强化支撑助力起飞,护航低空经济发展“先行”

      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山西是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尤其应该走在发展前列。
      为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推动全省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高质量发展,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护航低空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在《山西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0年)》《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山西省航空飞行营地建设规划(2022—2025年)》等重要规划基础上,为支撑精准招商又印发了《2024山西省重点产业招商图谱(通用航空产业)》,统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2022年,为构建集基础建设、研发制造、销售服务、通航应用、通航会展、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建设通航强省,结合全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现状,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山西省“十四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制定了我省通用航空业发展三步走战略,并提出到2025年实现“八个一”的目标。
      今年5月,我省出台了《山西省加快低空经济发展和通航示范省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在“应用场景、基础设施、产业链条、通航消费、人才培育”等五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出台的21条措施致力于推动“拓展通航应用场景,构建通航公共服务网络;加快通航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营服务保障能力;提高通航研发制造水平,强化创新平台驱动效能;激发通航消费市场活力,营造浓郁通航文化氛围;加大通航人才培育力度,夯实通航产业发展基础”。
      据悉,省通航办正在抓紧编制《措施》实施细则、申报指南,让市场主体能够尽快享受政策红利。同时,我省还加快设立山西省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全省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高质量发展。
      “《措施》实施后,将起到示范引领、市场推动以及强信心和开新局的作用。”在这个炽热的盛夏,我们满怀期待,我们充满信心——到2026年,山西低空经济强势起飞,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届时,低空飞行经济、低空制造经济、低空服务经济等将全面启动发展,设施、安全、空域、创新、市场等重要支撑持续强化提升,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地面基础设施网络,通航产业将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引擎。

    本版供图: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冷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20期

    • 第2024-06-19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7期

    • 第2024-06-16期

    • 第2024-06-15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13期

    • 第2024-06-12期

    • 第2024-06-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