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4年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专题工作组全体会议召开。今年京津冀三地将以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知识产权、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七个方面为重点,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
商事制度方面,聚焦三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将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领取”试点经验推广至三地8个以上区(市);监管执法方面,聚焦三地监管执法领域标准互认、数据互用、信息互通,推动检验检测、应急管理、税务、生态环境等领域协作联动,发布人力资源服务、卫生健康、碳减排等领域5项以上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政务服务方面,聚焦企业群众跨区域生产经营和异地就业创业等需求,建立“同事同标”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推出第二批20项以上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清单,制定“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公共服务高频事项同城化清单;跨境贸易方面,推动区域内航空口岸、铁路场站试点“直提直装”创新模式,推进三地“单一窗口”与口岸通关物流系统互联互通。知识产权方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联动和侵权快速处理机制,构建知识产权案件移送、调查、执行等跨区域协作治理体系。另外,三地还将建立健全产业链分工合作和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针对产业链堵点卡点断点,建立定向招商、落地对接全流程服务机制,推动京津冀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转化应用。(摘自6月18日《河北日报》)
卢文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