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就业

绿满黄沙写人生

  • 李丕全

  • 李所维

  • 曹满

  •   

    编者按
      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在这个万木葱茏的时节,行走在我省北部防沙治沙区域,那些默默无闻长期奋战在扩绿、兴绿、护绿一线的治沙人的事迹再次感动着我们。几十年来他们在热爱中坚守,在执着中钻研,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用汗水浇灌绿色长城,用奋斗书写平凡人生。让我们走近他们,倾听他们感人的故事,触摸他们丰盈的内心,汲取他们精神的力量……

    钟情科研志不移

      清晨,阳光刚打算“叫醒”杨树林局的地窖温室,里面交流工作的声音早已传了出来。这个建于20世纪的下沉式温室,沙床上摆满育苗穴盘,穴盘一角的塑料标签上标注着名称,有本地采收的小叶杨、山杨、河北杨,也有来自新疆的银白杨。这些适应半干旱风沙区栽种的“小家伙”叶子上很是湿润。
      “这批苗子已长出2对叶片了,根系发育很好,要在1周内全部移植到营养钵,不然就要影响今年的生长量了。”杨树林局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丕全忙着和杨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工作人员强调移植的要求和重点。
      今年是杨树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立的第八个年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对中国北方的杨树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扩繁保存、综合评价、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是李丕全的日常工作。
      在调查收集过程中,李丕全和他的团队走过了西北、华北、东北的13个省区市,跋涉了白山黑水,领略了戈壁荒漠,欣赏了溪流险峰,取得了1200余份种质资源。每一份种质资源,都采集了或茎或根或种子的繁殖材料,详细登记生境数据,留存高清照片。“最令人惊喜的收获,就是在一个地方收集到了预期以外的种质资源。”利用这些繁育材料,杨树林局建成了70公顷收集区,5公顷采穗圃和6.7公顷繁育圃,承载了中国北方杨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希望。
      “容易生根的青杨派黑杨派树种和品种采用扦插法复壮扩繁,白杨派多采用嫁接法复壮扩繁,材料稀缺的用组培技术幼化扩繁。胡杨派用嫁接和播种繁育。”对收集的种质资源如何繁育,李丕全有着自己的方法经。
      一号温室的杨树核心种质资源硬枝扦插苗和根插苗,是对杨树种质资源库进行分子标记后筛选出的核心种质的繁育成果。李丕全每天都会蹲在苗床的土埂上用手指对比青甘杨和二白杨的高度。今天,他沾着其他温室育苗土的手指刚一伸出,笑意立马溢满嘴角——种苗的发育超过预期值。
      由接触到感兴趣,由喜欢到热爱,1998年参加工作的李丕全钟情于林木遗传育种,在杨树品种选育、植物组织培养、杨树退化林分修复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在抗逆性品种引进、乡土树种选优、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参与选育国审杨树良种1个,省审杨树良种13个,推广应用50多万株,在杨树育种和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老田,午饭后跟我们去一趟古碑那里吧。”一进食堂,李丕全就拉着司机田师傅说。
      古碑是金沙滩林区护林员口中的一个小地名,平时除了护林员鲜有人至。今年,这里铺设了4000株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科研任务,李丕全和他的团队瞬间成了常客。“这块实验林是2016年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以来铺设的第四个地块。第一个是用从辽宁固沙所引种的嫁接苗建立的,第二和第三个是在樟子松容器苗上嫁接后再定植的。今年这个是直接在樟子松林大树上嫁接的。嫁接方法和时间也与前三块试验林不同,我们必须多关注。”
      整体观察长势,逐一察看红松顶芽萌发情况。李丕全不放过任何细节。“嫁接第46天,萌发率20左右,未萌发者芽体颜色和水分正常。”记录红松嫁接的小本上又多了一行。
      返回办公室已近16时。李丕全给自己灌了一杯水,就开始往电脑里录入当天所有的调查数据。“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在东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根据8年的观察,这项技术在山西北部也实现了本土化,会大有用武之地,将为林区经济创收开辟一条新路。”李丕全在草稿纸上勾画着,最终写下“晋北风沙区樟子松嫁接红松的影响因素”几个字。这是他构思了多半年的论文题目,只要得到7月份的详细数据后,就能动笔了。
      “李工,秦白杨、西北杨硬枝扦插地需要您来一下。”放下技术员小解的电话,李丕全又匆匆跑向“秦白杨西北杨良种繁育与造林技术示范”中央财政林草技术推广项目地。
      26年的深耕,26年的成长。李丕全获得了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届“扎根基层工作,献身林草事业”优秀毕业生称号,成为全国农林水利气象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山西省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常说,林草成果要接地气,要把论文写在桑干河畔,写在黄土丘陵,写在广阔的大地上,真正贡献林草科技的力量。

    执着播绿绘青山

      “世裕你今天负责第一标段,明后负责第三标段,检查看看栽植是否到位、有无死角。我来负责第二标段,然后咱仨再碰碰头,看还存在哪些问题。”天刚蒙蒙亮,偏关县林业局退耕还林工作站站长李所维和同事王世裕、张明后早已来到老牛湾镇马道咀村偏关县2023年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工程区查看小班地块是否做到与设计标准一致。
      “全县累计退耕还林16.6万亩,涉及8个乡镇135个村,为了摸清底数,所有涉及的小班地块我都去现场检查过一次,有的甚至是两次。全县历年退耕还林地块我都手工绘制在一张图上(地形图),做到底清数明。”在李所维的坚持下,无论是上一轮国家下达的13.3万亩退耕还林任务,还是新一轮的3.3万亩任务,偏关县都保质保量完成,全部达到国家退耕还林质量标准。
      在偏关县山区,没有村民不认识李所维。“就是那个总给我们讲林业政策、推广林业技术、解决技术难题的。他的那个啥措施让村里的柠条地也有了收入。”
      每年偏关县传统古会“二月二”,李所维总会组织有关人员开展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因为经常在村民中走动,在林子间调查,李所维十分了解全县生态建设的痛点。结合本县实际,他在退耕地内大面积推行以柠条灌木为主的灌草造林模式,为推进以舍饲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实现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三赢”的效果。“这个模式被录入原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书中,在西部同类地区交流。”李所维笑得腼腆。
      无独有偶。在黄河沿岸实施的“两湾一山(老牛湾、乾坤湾、紫金山)”12万亩的连片绿化工程中,李所维针对偏关县境内黄河沿岸砾石山地的自然特点和区域位置,提出推行山地水平阶、鱼鳞坑细致整地、容器苗上山栽植、地膜石片植穴覆盖等抗旱保墒等技术,实行针阔混交、多模式交替,达到一次栽植,一次成活成型成景的效果,林木平均存活率达90%以上,长势旺盛,成为砾石山区劣质造林地段林业生态治理的典范。
      “交给李所维做,我放心!”前后10任县林业局局长无不对老李挑大拇指。老李先后担任偏关县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薪炭林项目工程、2018年—2022年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黄土高原治理项目工程、偏关县2021-2022年黄河和黄河防护林屏障建设工程等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近年来,全局林业重点项目工程招投标、检查验收、景点工程绿化等重点工作也都交由老李负责。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
      因为热爱,参加工作40多年来,李所维从未离开绿化战线,并带出一支技术过硬的骨干队伍。一次退耕还林验收中,降雪使老李和5名验收人员的车翻入50多米的深沟,五人全部受伤。老李也因骨折被鉴定为10级伤残。为了按时将退耕还林农户补助资金发放下去,老李硬是在没痊愈的情况下,打着绷带上班,为退耕农户拨付补助资金。
      “我给自己定的规矩就是必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处事,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干事,干一行爱一行。”也就是因为这份热爱,老李上班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退岗,没有节假日;也对家庭有了无限的亏欠——种地帮不上忙、孩子顾不得管。但对种树的执拗早已刻入老李的骨髓,最终妻子妥协,将家中耕地全部转包,搬到县城租房照顾他。
      40多年来,李所维把自己的心血和才智都无私奉献给了林业事业,用自己的执着与热爱诠释了一位林业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发展产业富沙梁

      “浩东啊,这个纪录片我觉得述说历史渊源的内容可以再丰富些,这样更能突出咱右玉沙棘产业的重要……”6月18日一早,右玉县沙棘研究所所长曹满草草用水抹了把脸,就和设计公司的马浩东商量《塞上圣果右玉沙棘》专题片的细节。
      今年59岁的曹满是土生土长的右玉人。“土黄色的天空和嘴中沙砾的味道构成了我童年的记忆。”这份记忆坚定了他改变家乡,让荒野郁郁葱葱、让乡亲靠树增收的决心。从1984年中专毕业进入右玉县沙棘研究所工作(全国最早的县级沙棘研究所)的那刻起,曹满便与沙棘结下不解之缘。
      右玉是全国沙棘中心分布区。沙棘是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宝贵资源。当年,靠着一辆自行车、一包干粮、一个防身工具,曹满就钻进右玉的山坡沟峁调查。每次十多天,山农废弃的草棚窑洞他都睡出了经验。那些年,执着的曹满硬是从大半个右玉采集到40多个优良沙棘种源,为开展科研试验取得第一手资料。
      优良类型选择、引种、育种……经过不断尝试和努力,曹满参与完成的“沙棘遗传改良系统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原国家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沙棘栽培和经营管理技术研究中,曹满和同事们总结出沙棘无性繁殖技术和人工沙棘园建造技术,提出了沙棘栽培和经营管理技术规程。之后,右玉县的沙棘种植开始逐步走上标准化种植的道路。
      随着全县沙棘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步增多,沙棘的加工开发工作被摆上了议事日程。当时,曹满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我始终不会忘记儿时的诺言,现在已基本实现了第一个心愿:家乡的风沙从此小多了。我的第二个心愿就是:为家乡父老摆脱贫困而不懈努力”。这也开启了他推动沙棘成为右玉人致富“金果果”的征程。
      右玉县作为全国沙棘进入产业化开发的起步之地,是全国30个沙棘产业建设重点县之一。右玉县沙棘饮料厂也是全国第一家沙棘加工企业。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沙棘,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作用,曹满翻阅了无数国内外研究资料,跑遍了我国种植沙棘的省市,确定了发展沙棘加工,延长产业链条的想法。于是,在曹满的推动下,1994年我省第一个沙棘油厂——右玉长城沙棘油厂诞生。之后,曹满又促成了朔州市乡镇局、右玉县乡镇局、右玉县林业局三方合作,建成了山西最大的沙棘加工企业——朔州久伴沙棘饮品公司。
      家有梧桐树,怎么才能引得凤凰来?右玉沙棘渐成规模,外出招商引资成了曹满最头疼的事儿。他先后六到北京,终于将汇源果汁引进右玉,成立北京汇源集团右玉有限公司,与县政府一同开发右玉的沙棘资源。之后,塞上绿洲、献果园等沙棘饮品公司也相继在右玉成立。目前,右玉已发展起12家沙棘加工企业,年产沙棘果汁、原浆、酵素等各类产品3万多吨,产值达3亿元左右,形成产供销为一体的经济林产业链。曹满也相继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青年科技奖”等。
      当年为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种下的沙棘,如今在右玉已发展到28万亩。每到沙棘果成熟时节,沙棘加工企业组织群众上山采摘,以每吨3000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带动了很多农户致富。沙棘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跟随右玉县启动建设沙棘良种繁育、原料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产品研发、文旅康养、科技研讨、市场交易和营销培训等,打造综合年产值50亿元沙棘全产业链,强化全县区域品牌建设的脚步。组织沙棘企业成立右玉县沙棘协会、申报“右玉沙棘”证明商标获批,曹满依旧马不停蹄。
      “我们做沙棘产业不单单是卖产品,也是在形成一种属于沙棘的文化。一种可以和右玉县的生态旅游、右玉精神的宣传弘扬结合起来,形成沙棘工业旅游项目的发展形势。最近我们在筹建的沙棘博览馆就是其中一部分。”电脑旁,曹满不停比对、整理各级媒体对右玉沙棘的报道,筛选最适合在博览馆展出的篇目。

    平凡岗位亦能精彩无限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梦想成于奋斗,伟大出自平凡。在平凡和伟大之间,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不懈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技术工人有春天,广袤田野长希望,新形态劳动者机遇不断。无数坚守平凡、甘于平凡的奋斗者,把岗位当作人生舞台,守匠心、做匠者、练匠功,用实干演绎了一出奋斗新时代的精彩人生大戏。
      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坚守“灼灼匠心”。匠心是坚守。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从青丝到白发,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兢兢业业,成就非凡。只要我们以敬业为基、以精业为重,主动强化责任担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好、把好事做精,就能在任何岗位、任何工作中,干出不凡的业绩。
      以“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争做“极致匠者”。工者善其事,匠者运其心。新时代的奋斗者要以追求极致为名片,以钻研技艺为追求,形成技能就业、岗位成才的时代风尚,坚持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一直以来,我省统筹各类资源,制定专项研培计划,提升技能人才的技艺水平与创新能力;出台技能人才政策“大礼包”,设立乡村工匠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的政治、经济、社会待遇,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以“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练就“过硬匠功”。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凡;所有的不凡,都基于平凡的日积月累。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太重集团电工王永晶,在没有装配原理图的情况下,创新工艺,通过自制工具与特种工装,完成国内唯一重型圆形滑枕龙门镗铣床的维修;省古建筑集团员工杨永胜秉持着“不求多艺傍身,只求一事有成”的信念,坚持传统砌筑工艺,修复古建,足迹遍布全国……一个个先进事迹生动诠释着: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也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在新时代,只要我们每一位普通劳动者,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以“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以“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必能收获精彩人生,成就伟大事业。

    本版策划:康梅芗 赵建军
    本版图文:张丽媛 赵丹贾 航懿
    本版责编:张丽媛
    本版版式:薛海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23期

    • 第2024-06-22期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20期

    • 第2024-06-19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7期

    • 第2024-06-16期

    • 第2024-06-15期

    • 第2024-06-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