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智库

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结合 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结合,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本期智库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编者

锻造高质量信融产业链 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壮大
王宪朝 魏建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快发展。
  “信融”的全称是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信融产业链是山西第二批省级重点产业链。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创新、加强协同、拓展场景,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极。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做强信融链上企业。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牢牢抓住数字技术深入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数字技术创新。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信”)正是成立于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坚持以打造我国计算产业核心技术与产品为己任,是国内领先的基础安全IT产品提供商、华为“鲲鹏+昇腾”双引擎战略生态合作伙伴。全面布局通用算力和人工智能算力两大领域,研发服务器、边缘智能以及商用终端三大类产品,为数字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教育、医疗等国计民生行业用户提供云、边、端全场景覆盖的产品与服务,是国内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曾获2017年和2018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优秀奖,先后获得“2021年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022山西数字经济民营企业10强”“2022山西民营准独角兽企业”“中国创新品牌500强”等称号。
  强化链上企业协同发展,构建信融产业良好生态。目前,山西信融产业初步建链成群,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数字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百信作为链上企业,建有院士工作站、信创安全可控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未来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形成享誉全国的“太行”“恒山”品牌,在全国算力底座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百信作为整机制造企业积极融入信融生态,紧跟云时代等链主、链核企业的战略布局,协同晋云互联科技等重点企业推动煤矿智能化纵深发展,连接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打造信创行业解决方案,和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省管重要骨干企业不断深化合作,联合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软件公司做好生态适配,与信融产业链等单位密切协作、高效协同,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形成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解决智能矿山、交通、教育等各行业中的应用场景问题。
  创新企业人才工作机制,激活链上企业内生力量。百信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构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百信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又进一步影响并提升了信融链上企业的能力。公司与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合作,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探索信创实验室建设。联合中北大学共建“中北大学信创产业学院”和“山西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究院”,信创产业学院入选教育部、工信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在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筹建之初就深度对接学科建设、信创平台建设等。持续与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展开科研项目、实习实训、人才招聘等合作。公司从2014年创业之初不到10人,发展到2024年员工630余人,近40%为研发技术人员,引进华为等国内知名企业研发、管理人员近60人。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支撑了公司四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100%。如今,企业形成的能力正在通过项目合作、人才流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山西信融产业生态主体单位的能力。
  建设绿算融合智算中心,谋划未来产业“算源”高地。2023年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山西要充分利用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平台,引导企业主动加强与国内外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龙头企业合作,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智能算力中心,加大数字服务推广力度,打响山西绿色算力平台,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统筹谋划算力中心建设,山西除具备得天独厚的综合能源优势外,还初步构建了以百信、曙光、长城为核心的算力设备生产制造基地。2023年,山西新能源外送电量9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5%,其中绿电交易达到23.11亿千瓦时,位列省间外送绿电省第一位。“电在空中传、算向四方去”。谋划由过去的输送煤炭大省到如今的输送绿电大省,再到未来的输“算”大省,逐步构建“绿色能源供给、新型算力中心建设、智算设备生产制造、算力建设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全生态信融体系”,蹚出一条从“煤源”“电源”到“算源”“智源”等新质生产力赋能山西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以经济增长中的“含算量”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作者分别为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赵建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坚持系统协同、稳妥推进。山西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以一域服务全局的使命担当,也必将进一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深化全方位转型。
  准确理解和把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义十分重大,既可以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又可以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目标为牵引。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前提。要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破除各种壁垒,加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统一”为重点。统一性不仅是指国内市场在地理范围上的空间统一,而且是指规则、标准等市场机制统一有效,各类微观市场主体能够按照统一的市场规则和标准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指的是各类市场内部及彼此之间、市场规则、市场主体之间、城乡和区域市场之间、国内与国际市场等的统一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五个层次上的统一:即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打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为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财富快速积累,形成了超大规模的经济体量与商品市场,但是与商品市场化程度相比,要素资源市场化程度尚待加快,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亟须进一步提升。完善要素市场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进一步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能源等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实现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为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提供坚实基础。
  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山西要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市场、文旅等比较优势,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积极主动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能源革命。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的确立,为我省进一步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契机。一是进一步提高能源供给水平,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依靠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能源保供能力。二是在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基础上,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规范油气交易中心建设,优化交易场所、交割库等重点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并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稳妥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进一步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动完善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开展区域协作。在全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中,山西承担着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承东启西”的重任,向东,要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向南,要承接国际市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向西,要连接西部区域,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快车;向北,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用好产业链“链长制”、特色专业镇、开发区等抓手,强化“政府+链主+园区”招商合力,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省份深度对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畅通城乡循环。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应采用规划、财政等政策手段及相应工具,为全社会经济活动创造统一的宏观经济环境,协调平衡公平与效率双重目标,从而实现城乡市场发展的局部利益与全国统一市场发展的整体利益和谐。进一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比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监管稽查活动,重点清理各种与市场公平竞争、公共安全目标相违背的规定和做法,着力强化基层市场监管执法的一致性与有效性。
  在融入和服务中持续深化全方位转型。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将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转型目标提供强大动力。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加快我省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及发展。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劳动力、科技和信息数据等要素市场的融合创新,创新发展新兴市场和市场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样态,培育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与新支柱,促进线上与线下市场、现货与期货市场、实物和虚拟市场的充分融合创新,必将大大加快我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助推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将大力促进商品市场、要素市场、服务市场的同步发育与深度融合,增强商品市场内部的终端产品和上游原材料市场的统一融合,一方面有利于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规模效应,打造协同创新更加紧密、配套体系更加完备、要素支撑更加有效的产业生态,加快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作者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黄桦

  一流的营商环境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全面部署。202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强调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于山西而言,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摆脱煤炭依赖,强化外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对外开放与营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对外开放为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资源,而营商环境的改善则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支撑,两者共同推动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水平开放促进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近年来,山西扎实推进对外开放各项工作,开放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开放平台和开放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949.8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693.7亿元。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山西持续推行市场准入“区域一体化”办理,大力支持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对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流营商环境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支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仅能够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为区域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近年来,山西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软环境,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推出“五有套餐”,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为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是我省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要在打造开放平台上强力突破,更需要优化营商环境来增强投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在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中营造我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营造一流市场化营商环境。一是转变开放发展理念。学习借鉴发达地区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开放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好机制、好做法,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升执行力、担当力和凝聚力。加强对外开放和营商环境工作的督导落实,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重点项目、任务以及政策按时间节点落地落实。二是提升开放服务能力。全链条简化办事流程,企业注册登记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填报,集成办理。项目备案实行“一条龙”服务。推广企业优惠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模式。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互联网+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畅通政企交流对话渠道,及时回应企业诉求。用好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鼓励合作银行支持“首贷”外贸企业,开展“保单融资”“供应链融资”“订单融资”等业务,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为外贸企业提供“菜单式”政策宣传。三是合力优化经济生态。统筹推进“承诺制+六个一”集成改革,全面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开展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试行“首证通”审批新模式,探索构建“凡有先例皆可为”制度,强化“六个一”集成改革,即: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系统管监管、一个平台管交易、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大厅管服务、一条热线管便民,力争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利、高效的服务。
  以公平公正的政策法规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抓好外资政策落实,推动金融、医疗卫生、建筑、商贸等服务业扩大开放,支持外商投资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等领域和我省鼓励类产业。研究制定《山西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加强外商投资政策保障。二是增强政策协同度。全面梳理各类文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法规。各部门在制定涉企政策时,应注重政策间的相互协同。
  以合作共赢的制度型开放营造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一是对接国际贸易规则。充分发挥外资工作专班的作用,加大重点外资项目要素保障力度。加大外资项目调度,举办政企交流圆桌对话会议,加强重点外资项目跟踪服务。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学习借鉴国内自贸试验区等政策措施,大胆借鉴,主动突破,优化复制推广路径模式,依托重点园区(或区域)以建促申。二是建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运用营商环境评价最新理念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改进和完善全省域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搭建更加开放、透明、规范的准入、监管和服务框架,建立与系统集成制度创新对应的政府监管机构,确保制度型开放的有效运行。(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开放研究所)

坚定不移把改革向纵深推进
刘惠珍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2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结合,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作为全年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聚焦切实提升财政金融改革质效、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发展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进行安排部署。山西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把改革向纵深推进,突出改革赋能与制度供给相结合,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供给能力和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上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谋划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着力提升改革效能、放大改革效应。进一步提高改革创新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紧迫感、提振精气神、提升执行力,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完善工作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狠抓重点任务,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中央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不动摇、不偏轨、不折腾、不停顿,才能确保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山西要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西的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重大使命,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中部崛起战略中来定位、谋划和推进,更好承担起中部地区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既注重全面、整体,又突出重点、重心。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山西改革发展全过程,紧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谋划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坚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强化统筹协调和分类施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推进落实机制,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奋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国一直重视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山西不断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省属本科高校和市县建立人才工作专门机构,逐级压实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出台人才新政,破解人才工作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制度性问题。深化省校合作,持续创新合作模式,细化合作项目,完善合作机制。全面加强高校内涵建设,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围绕全省科技和产业需求,采取“项目+人才”模式,精准引进急需紧缺领军人才及团队。实施柔性引才专项行动,采取挂职兼职、成果转化、技术转让等形式引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推动全省高校积极开展有组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我省坚定不移把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作者为太原师范学院人才工作部部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01期

  • 第2024-06-30期

  • 第2024-06-29期

  • 第2024-06-28期

  • 第2024-06-27期

  • 第2024-06-26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4期

  • 第2024-06-23期

  • 第2024-06-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