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网眼

“速成课”流行 你怎么看

  目前,“速成课”“速成班”等在各个网络平台颇为流行,广泛推行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的速成之道。“‘小白’也能速成”“7天学会”“21天养成”等推广文案频繁地出现在各类营销中。对此,有人认为“速成课”能在短时间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非常实用;也有人认为,真正过硬的本领要靠日积月累,“速成”往往只是快速入门。对此,你怎么看?

甲方

  @鳄鱼:一些人上“速成课”通常能达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效果,而且可能还会有意外收获,比如发现自己的隐藏天赋,找到全新的兴趣爱好,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等等。
  @芭小美:“速成课”让人们看到当一个“六边形战士”的可能,利用业余时间,大家可以学习投资理财、唱歌跳舞、视频制作等等。或许它并不是能让人精通某项技能的利器,但可以作为开启新领域的一把把钥匙。
  @星空:在知识和信息“刷新率”都很快的时代,“速成课”开通了一条“快速路”。其短时间、高强度的灌输方式,一定程度上能让学习者节省时间、精力、成本,快速掌握新知识的核心要点,这无疑为忙碌的现代人打了一手“好辅助”。
  @风调雨顺: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看到,“速成课”某种程度上确实为渴望进步和寻求改变的群体提供了相对多元的学习选择。

乙方

  @金石为开: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谓的“速成”往往只是教授入门的方法,后期的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是真正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一部分人“什么火就学什么”,使得“速成课”被当作一种风向标来追逐。
  @下雪的夜:“速成课”迎合了部分人想要以小博大的赌博式心理,具体到学习成效上则是浅尝辄止、略知一二,实质意义不大。
  @平平淡淡:涌入“速成”赛道的教培机构不在少数,课程质量难免良莠不齐。有的机构过度逐利,反而钻营起各种套路,拱火客户“急于求成”,并利用这种心态来多卖课牟利。
  @诗意:最常见的套路是开局先以低价获客,比如用“1元试听”让人觉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然后把试听部分包装得干货满满,等到用户继续上课的意愿被勾起之后,再以“高端进阶”等理由推销高价课。而当用户真的付了费,会发现等待他们的可能是一落千丈的课程质量。

本报记者崔玲玲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02期

  • 第2024-07-01期

  • 第2024-06-30期

  • 第2024-06-29期

  • 第2024-06-28期

  • 第2024-06-27期

  • 第2024-06-26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4期

  • 第2024-06-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