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

【行走在山水之间·三晋古树档案】龙首铁骨见变迁

  •   我是生长在享有“鸡鸣三省”之美誉的芮城县大禹渡黄土崖边的一棵柏树,别看我如今已经是4000岁的老人了,但依然雄姿伟岸、苍翠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大家见到我,都啧啧称奇,送我“神柏树”称号。现在的我身高14.6米,胸径1.53米,腰围6.8米,树冠东西17.5米、南北19.8米,投影面积达273平方米。
      因我的两大枝干朝西斜向延伸,犹如高高昂起的龙头,巍然挺立,栩栩如生,又得名“龙头神柏”。游人每每仰望,都会惊叹我虬枝盘曲,呈现出龙的奇特形态,使我的神秘感更加深厚。目前我已被《山西古树志》收录,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古稀珍贵树木”。
      回望历史,大禹治水时在我身上拴马、脚下憩息,我亲眼目睹了大禹在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感动人神的治水大业,夏王朝将这里作为贡赋古道、向南迁徙和扩展中原的通道;亲身经历了历朝历代晋盐外运时商贾云集的兴盛和繁华,大禹传人在这里战天斗地、引黄上塬,改变了几千年靠天吃饭的壮举。
      历朝历代,不少文人墨客为我题文赋诗,其中《神柏歌》《咏大禹渡古柏》《大禹渡的龙头神柏》流传颇广。
      大凡游览者来到大禹渡,都要顺着管坡拾级而上。当人们气喘吁吁坐在我脚下时会顿感清爽,抬眼远望,四周山水尽收眼底。向下俯视,黄河蜿蜒,河谷纵深,对面秦岭清晰可见,连霍高速公路像一条丝带,挂在对面山上,盘旋行驶的汽车依稀可见。立在崖边,视野宽阔,当你看到大禹当年的灯塔塌缩在身边,你会感叹大自然的力量,会感叹历史的沧海桑田变化,也许会情不自禁赋诗一首。

    【他的故事】传承守护永长青

      大禹神柏位于大禹渡枢纽站黄土崖头之巅,距今已有4000多年了。大禹治水时在此树下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良策,由此乘船上凿龙门,下开三门,此地被称为“大禹渡”,此树亦被称为“神柏”。树胸围五人难合抱,冠若伞盖,覆地半亩余,堪称柏树之王,是大禹治水的历史见证,更是芮城的“活化石”。
      在历史的长河中,神柏自生自长,它像一位老人远眺润泽万里良田的黄河,数千年如一日地默默守护一方百姓的福泰安康。日晒雨淋在身上留下岁月痕迹,但他依旧坚挺,像是拥有某种信念与使命。终于,在一场大暴雪中,庞大的身躯终究难以承受暴雪积压,干枝被压断了。然而,这条“断臂”似乎并未削减神柏半分凛然,更像是卸下自己坚强的盔甲,展露出岁月的伤痕,向世人诉说着千年来的感悟与不易。后来游客来到神柏树下,都会用手轻抚这条枯萎的干枝,与古柏建立连接,是敬畏、是慨叹、是穿越时空的心灵感应。如今,人们看到的干枝已经被包浆了。大禹渡神柏树下,导游阴宇肖向游客讲述着神柏的历史。
      “地面为什么这么多小洞?”游客指着地面问道。“因为神柏树龄之长,根系发达延伸面大,管理者对神柏外围的地面进行打孔,便于雨水渗入和根系呼吸。”阴宇肖娓娓道来……
      神柏西侧有一通明朝隆庆年间的石碑,上面雕刻着要求人们爱护树木,禁止砍伐等字样,可见400多年前当地官府已经开始对神柏进行保护。
      近年来,大禹渡灌区多次邀请古树专家对神柏进行把脉问诊,精准施策,科学制定专属的保护方案,全面推进神柏保护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为防止自然因素对神柏主干枝造成损坏,对神柏所有的主干枝增设支撑杆加以固定。
      “前年5月份,工作人员早上在巡查时,发现神柏东侧主干枝因刮大风造成断裂,我们邀请了省林草局古树专家对神柏断裂部位进行了抢救,通过涂抹伤口愈合剂包扎,输送营养液,现在大家看到经抢救过的主干枝生命力非常顽强。”阴宇肖告诉记者。
      今年古树专家又对树洞进行修复与处理。原来神柏的树身里面是空洞,树洞修复防止了树身与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我们现在看到的树身完好无损,如果不仔细看,这处与树体深度融合的痕迹很难被发现。
      大禹神柏铭刻着时代的印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也是一份当地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重要的实证资料。

    本报记者李全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08期

    • 第2024-07-07期

    • 第2024-07-06期

    • 第2024-07-05期

    • 第2024-07-04期

    • 第2024-07-03期

    • 第2024-07-02期

    • 第2024-07-01期

    • 第2024-06-30期

    • 第2024-06-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