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山煤电马兰矿,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化液压支架等越来越多智能化设备,助力企业实现了从“人控”到“数控”的智慧升级;在长治,LED产业从0到1,打破国外专利封锁,延伸出一条全产业链和近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在临汾永和县,由山西农业大学科研团队选育的晋糯3号酿酒专用高粱品种,凭借其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户认可……实践证明,只有科技创新之“钥”才能开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生产力跃迁的必然选择。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从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到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从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到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成效显著。近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了融合的基础、融合的关键、融合的途径。
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最关键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近日,中国科协连续第7年发布具有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的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问题难题集智攻关,不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近年来,我省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步伐加快,智能煤机、高速飞车、碳化硅长晶炉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当前,仍亟须立足省情实际,围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需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既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又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可以让科技创新离需求更近、离实用更近、离产业更近。截至去年,我省32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69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全部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打通了合作通道。当前,要结合我省重点产业链、特色专业镇发展需求,不断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组织模式、服务保障机制,面向转型主战场,解决企业急需技术难题。特别要用足、用好民营企业的力量,促进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共同答题。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太钢集团手撕钢、太锅集团循环流化床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应用。去年,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做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决策部署,并先后制定出台了众多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政策和配套措施。为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晋创谷·太原”挂牌成立,半年来已入驻企业91家。要完善多层次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人才,强化金融赋能,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充分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之中。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摆在2024年经济工作各项重点任务的首位。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一定能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
陈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