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建

从细微处着手探索服务群众新途径

——来自长治市潞城区的报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就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治市潞城区现有9个城市社区,各社区从细微处着手切入,围绕“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整合党建力量、服务资源,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小板凳会”
充分解决群众诉求

  “小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大家有意见不妨说一说。”
  “咱们小区有块地方闲置,我建议可以安装个充电车棚。”
  “小区栅栏年久失修,有安全隐患,建议尽快维修一下。”
  ……
  在潞城区潞华街道新华社区乐居花园小区的“小小板凳会”上,一张桌子,几把凳子,社区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大家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表立场,坦诚交流,气氛融洽。
  “开门”找问题是“小板凳”工作法的核心。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与居民同坐“小板凳”,把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摆在桌面上,现场议对策、解难题。很快,乐居花园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栅栏有隐患等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按下了解决“快进键”。
  乐居花园小区居民贾云平说:“‘小小板凳会’开得挺好!以前有些问题想反映不知道找谁,现在好了,坐在小板凳上跟社区工作人员、邻居们一起聊,问题就解决了。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实在,很好,也很方便。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面对面”解难题,心连心“办实事”。潞城区潞华街道新华社区坚持以“心系千万家,幸福在新华”的服务理念,发挥网格员作用,建立“三级调解”机制,实行“一般矛盾纠纷网格员初调、较为复杂矛盾纠纷社区辅警网格员共调、疑难矛盾纠纷社区民警网格长联调”的三级联动调解机制,搭建“新华警务室”和“老乔调解室”,打造新时代的社区版“枫桥经验”,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红领巾议事会”
持续传播正能量

  每周五下午,潞城区潞华街道卢医社区的多功能室里都会传来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声。这是卢医社区“红领巾议事会”的成员,正聚在一起制订社区“儿童友好公约”。经过一番讨论后,“红领巾议事会”的各小组派代表登场,介绍小组的讨论成果,给社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金点子”。
  儿童是社区联系家庭的重要一环,儿童声音是社区行动的核心之一。怎样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的作用,借鉴儿童的独特思维触角,调动儿童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潞城区潞华街道卢医社区与共建单位城关小学创新性推出了“红领巾议事会”。
  在交通文明劝导、小区卫生整治、环境保护等领域,“红领巾议事会”积极参与其中,并从儿童感受出发,对社区治理提出自己的建议。“红领巾议事员”虽然年龄小,但在防治校园霸凌、文明养犬、反诈宣传等方面却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
  “以往,社区工作者去劝阻居民的不文明行为,居民们有的不太愿意接受。但有了‘红领巾’志愿者的劝导后,大人会‘红脸出汗’,社区环境越发优美,居民行为愈加文明。”卢医社区党委书记刘娜说,“红领巾议事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传播正能量,成为社区治理的一股清新力量。

“区域共建”
服务群众更精准

  “大爷,最近天气热,您要多喝点儿水。另外,要多注意这个导管,小心感染。有什么问题随时和我们联系。”在潞城区潞华街道南华社区中铁三局嘉园小区居民杨会志的家中,潞城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边为杨会志更换导尿管,一边耐心地叮嘱。
  自潞城区潞华街道南华社区与潞城区人民医院共建以来,潞城区人民医院每个月都会派出由资深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团队深入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住户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就医难题。
  潞华街道南华社区网格员魏曙香说:“嘉园小区的居民多数是退休职工。考虑到他们上了年纪行动不便,就医比较困难,我们社区便主动联系医院,与潞城区人民医院形成共建单位,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居民进行基础性指导服务。这些老人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民医疗服务。”
  联动服务润人心,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几天,在万嘉名邸小区,南华社区正联合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志愿服务台上摆满了小区居民买来的水果、肉类等,工作人员通过食用农产品快检设备,现场开展农兽药残留等指标的快速检测,并向居民演示快检流程和操作规范。小区居民张娟看到检测结果出来后,高兴地说:“我早上到菜市场买菜、买肉,现在来到这里检测。看到食品都合格,我们吃着也安心。”
  潞城区潞华街道南华社区通过区域共建,汇聚更强大的服务力量,开展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为民服务链条延伸到居民家中,不断增强居民与小区、社区之间的粘合力,把居民“自己跑、自己办”变成社区“帮着跑、帮着办”,真正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细心的服务。

常态化议事平台
让生活更温馨

  “阿姨,您看理成这个长度,可以吗?”志愿者细致地询问老人对发型的要求。经过专业修剪,老人之前略显凌乱的发型变得整齐利落。在潞城区潞华街道卢医社区鑫欣佳园小区,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一都会变得格外热闹。因为在“周一剪”志愿服务项目的安排下,志愿者们会来到社区为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这是卢医社区与辖区内的48家商户搭建起社商联动机制,开展的“周一剪”“爱心敲门”等各类为老志愿服务项目之一。为了让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专业、便捷、免费、暖心的志愿服务,街道、社区不断延伸党建覆盖范围,扩大互帮互助、互利互惠的朋友圈,让商户和群众主动参与到电信防诈、上门问诊等志愿活动,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模式,全面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潞城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积极探索专属社区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新方法。潞城区潞华街道搭建“一‘潞’有你 有事来商量”协商议事中心。新华社区的连心“乔”议事会、西华社区的促“西”谈心会客厅、天脊社区的“脊”思广义小客厅……这些常态化议事平台,让每一位居民都有机会发声,形成了社区事务大家评、小区管理大家议的氛围,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源动力”“向心力”“新活力”。

本报记者陈俊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14期

  • 第2024-07-13期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11期

  • 第2024-07-10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8期

  • 第2024-07-07期

  • 第2024-07-06期

  • 第2024-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