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15日是世界青年技能日,今年是第十个。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学习一门手艺、掌握一项技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凭借精湛技艺,砌筑工申红瑞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的铜牌。18岁那年,申红瑞从河北邯郸农村走进了建筑工地,凭着爱一行就要钻一行的精神,让他在建筑技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大工。
申红瑞通过技能成才的故事生动说明,苦练技艺、掌握精湛技能,能够开辟事业舞台,实现人生出彩。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彰显了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
青年技能人才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中坚,集聚和培养更多的青年从事技能,让广大青年技能人才成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发展的必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受“重学历、轻技能”等传统观念影响,青年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靠技能成才、以技能报国,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培养青年技能人才,要针对青年人自身特点,根据专业、综合能力等情况,对接市场需求,合理拟定培养计划,采取精准化的培养方式。要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破“隐形门”,畅通技能人才职业转换、职业横向发展的通道。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增强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要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从宏观发展来看,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让技能成才之路真正成为有奔头、受尊重、可持续的职业选择。
奋斗新时代,我国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力奔跑。希望广大青年认识到技能也是成才的一条道路,学技术、爱技术,在社会上涌现出更多“技能青年”。
赵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