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堡垒坚 产业兴 百姓暖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见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从2016年开始,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武乡县石北乡楼则峪村、黄岩村,在资金、物资、技术、人才、项目、信息等方面进行精准帮扶,结合脱贫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帮扶成效,不断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筑牢党建堡垒

  “张大爷,你家玉米地浇水了吗?”
  “李大娘,你家的西瓜都卖完了吧?”
  “二胖,你家辣椒长势挺好呀!”
  ……
  盛夏时节,武乡县石北乡楼则峪村、黄岩村街巷的树荫下,不时能听到诸如此类的问候声。
  “已好多年了,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驻村工作队可帮了我们大忙了。”黄岩村村民郝向高说。8年多了,工作队员白天入户调研,宣传政策,了解户情,晚上写民情日记,思考致富路子,帮农户解决具体困难……满满当当的工作安排,他们总是忙得停不下手脚。
  楼则峪村和黄岩村是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定点帮扶村,地处太行山深处,一直以来村民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尤伟斌不但是驻楼则峪村工作队长,还要统筹协调两个村的帮扶工作,他说:“要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始终认为必须建设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提升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为了加强村里后备干部培养,楼则峪村和黄岩村党支部改变传统方式,把目光锁定在外出务工的青年身上,两个村分别选拔10多名青年纳入人才储备库,按照服务意向、工作特长进行分类培养,择优吸收进入村后备干部队伍,有效破解了后备干部队伍乏力的难题。
  在工作队的推动下,楼则峪村新建了党员活动中心,建成了党建文化长廊,党员学习教育步入了常态化制度化轨道,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提升。黄岩村建立健全了每周定期学习、工作落实督查、档案管理、网格化管理等四项工作制度,并下达重点任务督办清单,有效地提升村“两委”班子的执行力。
  与此同时,工作队积极动员乡贤人才、退休老干部,组建了村智囊团,邀请在外人士共同商讨村政工作,为乡村发展出“金点子”,构建“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激发引导更多群众参与乡村建设。
  8年时间,驻村工作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两个村不断完善的管理机制。8年来,两个村先后实施36项村级环境整治,4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3宗土地卫片违规全面得到整改,9宗土地承包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这一连串的数字,清晰刻画出已经焕然一新的村“两委”的战斗力。

夯实富民根基

  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在石北乡和帮扶村的支持下,工作队引导楼则峪村70户村民发展养猪业,扶持黄岩村10多户村民发展养羊业;帮助楼则峪村70户村民参股组建聚众富专业合作社,在黄岩村组建同缘梦养殖专业合作社,明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推进黄岩村养羊产业发展。同时工作队促成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和楼则峪村聚众富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由企业提供仔猪、饲料,负责防疫、喂养等技术指导,并以每公斤保底价16.4元回收生猪。
  在黄岩村养羊基地建设中,从场地平整,到羊圈建设,到水电贯通,工作队员始终同村民们奋战在一线。黄岩村村民郝向高是养羊基地的饲养员,对建设场景记忆犹新。
  “每月有3000元收入,守家在地,还能照顾生病的妻子,还种着10多亩地……”郝向高眼里噙满了泪花,去年他收获近1万公斤玉米,全部卖给了羊场,年终还有分红。
  黄岩村党支部书记郝晋义接话:“同缘梦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之初就制定社员入股分红细则,合作社目前已累计分红30多万元。”
  与同缘梦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羊基地同时投产的还有楼则峪村的聚众富专业合作社养猪基地。楼则峪村党支部书记武海兵介绍,工作队分两次落实60万元的资金,后来又落实10万元的专项配套资金,第一茬猪出栏盈利25万元,共分红16万元。
  “分红当天俺真的哭了,那是喜极而泣。”村民王补娥说,“真的太感谢工作队的队员,没有他们就没有聚众富合作社,没有他们就没有这养猪项目,就没有我们的富裕生活。”
  除养猪、养羊项目外,在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大力扶持下,楼则峪村还投资100万元建成了西红柿酱加工车间、晾晒大棚;黄岩村投资95万元,建成了惠农仓储基地和食用菌种植基地,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温暖百姓心窝

  “来到这里,就是这里的一分子!”为避免乡村振兴工作中“力量不足”“干部慢热”“走读式”驻村等问题,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走田埂、串家门、唠家常,真正做到了“身”入群众。
  “只有住在村里,和群众一起拉家常,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黄岩村驻村队员栗子朋如是说。
  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每一茬队员到村后,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白天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村级发展的意见建议,力求工作上互相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夜晚走家串户,召开群众会、圆桌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耐心解答,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到群众的“知心人”,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定期采取入户宣传、集中送学等方式,积极宣传宣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增强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今年两支驻村工作队已召开群众会、圆桌会等20余次,入户走访200余次。
  石北乡位于武乡西部,与榆社县接壤,治理工作复杂困难,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帮扶单位+村‘两委’+社会力量”的基层治理共同体,驻村工作队与石北乡综合行政执法队、村“两委”成员组建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基层治理示范村组,形成“大家的家园大家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两支驻村工作队共开展环境卫生整治20余次,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示范村建设,真真切切做到凝聚民心民力、扎实用心帮扶。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尤伟斌说:“我们将因地制宜结合石北乡传统武术之乡的优势,大力推动‘武术+旅游’新业态发展,着力打造集产业、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促进文旅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致富拓展更多渠道,让乡村发展更多样、更立体、更丰富、更引人。”
  从省城来到老区,从机关单位走向田间地头,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驻村工作队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村里实实在在的变化,他们吸收了“烟火气”,染上了“泥土气”,干事也变得更“接地气”,真正“驻”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坎里。

本报记者李全宏 本报通讯员赵海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14期

  • 第2024-07-13期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11期

  • 第2024-07-10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8期

  • 第2024-07-07期

  • 第2024-07-06期

  • 第2024-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