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0日,在太原市新民北街雨污混接节点改造现场,道路两边围着施工安全挡板、竖着警示标语牌,各类工程机械开足马力。开挖清淤、铺设管线……各项施工有序推进。
7月,太原正式进入主汛期。据预测,今年汛期太原市降水量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多三成。在前期摸排全市47个雨水系统雨污混接节点的基础上,太原市以“改造一点,见效一片”为目标,加紧推进雨污混接节点改造工程,通过铺设管道、封堵污水源头等措施,集中解决一批雨污合流、雨污混接错接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汛期排涝能力。截至7月9日,已完成彭西四巷双拥路口、下庄路与昌盛街交叉口等135处雨污混接节点改造,正在对彩虹街、杏林六条、水西关北一巷等14条道路的8处节点进行改造施工。
新民北街是太原市雨污混接节点改造工程(第二批)水西关泵站系统下的一条关联道路,全长514米,中间行车道宽8米,路面破损、人行道不均匀沉降等道路病害严重。该路仅有一趟管径400毫米的雨污合流管道,不能满足当前雨污分流的规范要求。6月27日起,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进场施工,在新民北街道路中线处新建一趟管径600毫米至800毫米的雨水管线,在道路中线北侧2米处新建一趟管径400毫米污水管线。同时,对道路进行全断面改造,工程预计8月17日竣工。“改造完成后,将实现雨污分流的目标,解决之前道路空洞、下沉、路面开裂等隐患和病害问题,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便利。”太原市市政建管中心养护科科长原永强介绍。
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是提高污水处理效能、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让污水、雨水“各行其道”。据介绍,雨污混接节点改造项目多数位于太原市建成较早的老旧小区,水电气暖等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前,为实现精细普查、摸清“家底”,太原市市政建管中心按照排水系统地理分布情况,以北城、南城、河西三大地区进行任务分解,分批、有序、扎实开展混接节点源头排查,并将排查数据实时上传至该中心自主研发的“太原市混接节点排查”小程序,建立了全市雨污混接节点排查数据库,为下一步混接节点改造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卢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