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财经

“小虫子”走向“大世界”

  时值盛夏,烈日炎炎,养虫窑洞里充满密密地啃食麸皮的声音,一盒盒小虫正在茁壮成长,经过高温烘烤、分选加工后,它们将被统一装进出口集装箱,作为宠物食品出口海外。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是汾西县康瑞莱生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出口的拳头产品。黄粉虫富含粗蛋白质、脂肪及多种营养元素,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被作为观赏鸟、龟、鱼等宠物最理想的动物蛋白饲料,国际市场需求旺盛,被视为出口宠物食品界的“新星”。
  “近期海运费暴涨,好不容易订到了船,需要周六运出,能不能约到周五或周六查验?”7月16日,我省最大的动物源性饲料出口企业汾西县康瑞莱生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给海关打来咨询电话。随着近些年外贸订单快速增长,临汾海关查检科没少接到类似的电话。
  针对企业诉求,临汾海关积极落实“企呼关应”工作机制,争取太原海关动植检处专家支持,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完善风险监控,排查产品隐患;成立关区动物检疫信息收集小组,及时收集、翻译和研究出口目标市场国家和地区的最新要求,每月定期更新宠物食品全球政策信息,并向企业通报目的国市场预警及重点关注项目,协助企业开展风险分析;联合动植检处设立服务企业专员,建立疑难问题解决台账,及时回应企业咨询和诉求,助力企业稳质量、稳订单、稳出口;优化取样送检流程,发挥黄河流域实验室联盟检测技术优势;优化出口监管查验流程,实现预约查验,全面提升通关效率。
  “海关工作人员的查验确实很严格,但也实实在在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正是由于海关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公司生产的干黄粉虫才能靠品质赢得越来越多国外客户的认可。自2018年首次出口英国以来,我们干黄粉虫的出口量逐年增长订单不断,目前我们正急于解决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汾西县康瑞莱生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师峰说。
  “以干黄粉虫为代表的动物源性饲料,近些年出口呈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企业获利、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一举三得。企业在稳定干黄粉虫这一主打产品出口的基础上,也在谋求更多元的产品出口矩阵,提出干黑水虻、保鲜虫、鸟食罐头扩项等需求,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评估。”临汾海关关长郝新敏表示,将积极助推更多有特点有优势的产品走出国门,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做优做强,打响临汾“特”“优”农产品品牌。
  黄粉虫养殖加工是临汾市汾西县与山西农业大学联合扶植的脱贫项目,2017年在汾西县和平村落地后,依托“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利用闲置窑房,发动留守妇女、老人等养殖黄粉虫,带动当地1000余户农户实现收入增加,年出口干黄粉虫2000多万元。村民们把黄粉虫当成乡村振兴的致富虫,不仅靠养虫发家,还赚上了外汇。
  目前,干黄粉虫出口已成为当地农产品出海、乡村振兴的代表性产业。2023年,临汾海关监管干黄粉虫出口771.5吨,同比增长66.8%,产品销往德国、荷兰、英国、加拿大、美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当年扩项的新产品干黑水虻实现首次出口比利时。2024年上半年,干黄粉虫出口保持强劲势头,实现出口492.85吨,同比增长58.1%。

本报记者孟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21期

  • 第2024-07-20期

  • 第2024-07-19期

  • 第2024-07-18期

  • 第2024-07-17期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5期

  • 第2024-07-14期

  • 第2024-07-13期

  • 第2024-07-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