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改革旗帜,作答时代课题。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覆盖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将《决定》这样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切实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
何为改革促进派?何为改革实干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从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成功“杀出一条血路”,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势如破竹、风生水起,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都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对改革的支持拥护和贯彻落实。今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成色更足、改革味更浓,其艰巨性复杂性更需要敢闯敢试、求真务实的改革促进派、实干家。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必须吃透改革要求。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习近平总书记给出明确答案:“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内涵,搞清楚创新的基点、关键点在哪里,并自觉把山西工作放在国家大局下思考和行动。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
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决定》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不能绕道、不可回避,需要动真碰硬的闯劲,也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要真抓实干。当前,我省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紧扣山西的战略定位,围绕重大使命任务,细化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着力破解制约山西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必须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越是要讲求方式方法,越是需要智慧和定力。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要找准关键“穴位”,围绕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紧密结合山西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我省在相关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营造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的良好环境,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要克服“本领恐慌”,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拿出“战”的姿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大胆开拓、担当作为,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汇聚起磅礴力量。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