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域

【城乡一线】阳高:“管家堡粽”香飘增收路

  盛夏时节,一辆辆货车从阳高县罗文皂镇管家堡村奔驰而出,车上载满了刚刚出锅的粽子,驶向阳高、天镇及邻近的河北阳原等地,沿途淡淡的粽香扑鼻而来。
  “我们这里产的黍米色鲜粒大、糯性强,口感非常好,客户特别多,除了向外地发货外,还会有电商上门来订购粽子,每天订单不断。”走进村内的浩祥粽子加工专业合作社,包装师傅们正娴熟地将粽叶卷成漏斗状,放入江米和红枣,一缠一绕间,一个个紧实精致的粽子便成形了。在蒸煮车间,一口大锅里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在滚烫的山泉水中咕嘟,米香、枣香、粽叶香交织在一起。环视整个加工车间,工人们各自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保障了粽子的地道风味。
  罗文皂镇管家堡村党支部书记、浩祥粽子加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师渊文表示,现在合作社已吸纳了村里30多人从事买原料、包粽子、煮粽子等各项工作,“管家堡粽”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在农民致富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稳定增加。
  为了既发展产业又不误农时,管家堡村还推出了党员服务模式。“在销售旺季,为保证我们卖粽不受影响,党员曹丕浩帮我家玉米地浇水、施肥、打虫,可出了大力气。”说起村里党员的帮助,村民赵万勇笑着直竖大拇指。“党员是一盏灯,挂到哪里哪里亮。”师渊文介绍,该村党支部不断强化班子建设,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实行“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要求每名党员固定联系3至5户群众,落实“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三单服务模式,将“要我干事”变为“我要干事”,切实解决村民需求。
  “现在大家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样,粽子销量与日俱增,‘边塞粽情’和‘华阳兴’两个商标也越来越被周边市场认可。”师渊文表示,党支部将持续带领党员拓宽销售渠道、严把品质关,打响管家堡手工粽这个品牌,把小粽子做成富民的大产业。

  本报记者李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28期

  • 第2024-07-27期

  • 第2024-07-26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4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22期

  • 第2024-07-21期

  • 第2024-07-20期

  • 第2024-07-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