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

临猗县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强保障破难题——

要素提质 项目提速

  近年来,临猗县坚定不移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切实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硬支撑”,通过不断强化土地、厂房、资金等要素保障,想方设法为项目推进破解难题、扫除障碍,实现了要素提质、项目提速的良好态势。
  土地要素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支撑。在临猗县,很多企业因“标准地”的打造而从中获益。
  “我们年产1200万只烧鸡的深加工项目从2022年10月启动到落地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山西省画宝刚食品有限公司是临猗示范区一家集蛋鸡屠宰、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让该公司董事长侯鹏飞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时间,项目已建设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2020年,临猗示范区开启了“标准地”的打造进程,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提供给企业的“标准地”从起初的一部分,发展至去年的100%,即只要是企业用地,全部按“标准地”供应。
  近年来,临猗县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十四五”期间谋划的重大项目全部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断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在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全周期流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建立县土地报批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自“标准地”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共供应“标准地”48宗,面积2100余亩,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
  临猗县给予企业的,除了完备的“标准地”,还有配备到位的标准化厂房。县经开投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规划了占地251亩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科技创新产业转移示范园。公司招商部部长陈革介绍道,园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设中,目前已有两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12月投产。
  “工业‘上楼’,这些像居民楼一般的‘空中厂房’,已经成为全省建设周期最短、建设标准最高的标准化厂房。”陈革说,园区项目全部竣工后,能够有效招引、承接十余家产业转移企业入驻。目前,示范园已签订投资协议7家,其中4家企业已入驻,而剩余的标准化厂房为未来产业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项目建设需土地先行,更需资金护航。临猗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并通过多种方式拓展项目融资渠道,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如今,新修建的涑水河旅游公路(临猗段)已成为附近居民晨练休闲的好去处。这条全长38.77公里、连接了运城市盐湖区和永济市的旅游公路,已成为该县路通人和的新名片。“该项目总投资4.2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补助1.45亿元,其余是县级财政补助。”临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国珍说,一条路把沿线6个乡镇串了起来,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还为沿线乡镇经济发展尤其是冬枣、大棚蔬菜、葡萄等特色产业运输提供了很大便利。
  自2018年以来,临猗县争取上级资金14.47亿元。其中,为23个项目争取到专项债券资金12.74亿元,为14个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59亿元,为7个项目争取到省级资金1442万元。
  临猗县深研资金支持领域,超前谋划包装项目,做实储备项目前期,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高质量完成申报工作。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公司作用,2020年以来灵活运用银行贷款等融资工具,累计授信16.08亿元,贷款额度11.02亿元,投资建设城区新能源充电站、智能终端电子产业园标准化厂房一期、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科技创新产业转移示范园建设工程等项目。此外,该县还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回笼资金,通过盘活供热管网、城区集中供热提标扩容、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临晋县衙经营权等5个项目,回笼资金5.59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金融活水”。
  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硬支撑”的项目建设,在临猗不断加速、提质,为推动该县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赋能加力。

刘瑞强 范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04期

  • 第2024-08-03期

  • 第2024-08-02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3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9期

  • 第2024-07-28期

  • 第2024-07-27期

  • 第2024-07-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