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临汾市乡宁县管头镇坚持治管齐下、疏堵结合,宣教并重、标本兼治,文明乡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里萌芽生根、开花结果。
村规民约激发乡村治理新效能。“讲文明、树新风,婚喜事、不攀比,丧事简、不挑剔,敬老人、讲伦理,邻里间、有情谊……”管头镇各村院墙上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全镇13个行政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集民意、听取意见,讨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形成符合本村村情,接地气、合民愿、聚民心的“土规定”“好规矩”。“我们将村规民约编成顺口溜,组织‘两委’干部、网格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向田间地头,深入农家院落,通过简单易懂的语句、轻松明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语言,让群众想听、爱听、能遵守。”圪咀头村党支部书记武生林说。把尊老爱老、丧事简办、崇尚节俭、婚事新办等规矩和理念说出来,把身边的好人、好家风道出来,村规民约,真正“规”出了乡风文明新气象,“约”出了乡风文明新风尚。
示范引领彰显文明新风鲜活力。“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管头镇组织全镇500余名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带头化解纠纷顾虑,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践行者、监督者。培育东团、下善、圪咀头3个重点示范村,以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全域实施。各村显眼位置打造“一墙三榜”,发挥以德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作用。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我们村的文明星”、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典型评选评比。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引导群众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
宣教扩面奏响以文化人主旋律。管头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成为凝聚人心、以文化人的文化阵地,将文明新风融入乡村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三下乡”等文化品牌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戏曲展演、惠民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群众在知中行、在行中知,以“躬亲”实践感受文明力量,让文明新风厚植心间。“每年的传统节日,我们村都会展演音乐快板、三句半、诗歌朗诵等节目,都是以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为主题,大家都喜欢听、喜欢看。”管头镇下善村村民何春菊说。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百善墙”,并将电子屏、微信群、“村村通”大喇叭、宣传栏和道路墙壁作为文化宣传主阵地,创作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乡音传乡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共建共享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管头镇各村都设立“红黑榜”,将积分激励机制纳入村民日常管理,“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五个重点纳入扣分项,实行“定期评比积分、双向加减核分、季度兑现奖惩”运行模式,奖红榜惩黑榜。“这就是一面会说话的墙。大家做好事加积分,谁做得好、谁做得差,群众心里都有数。”东团村村民田苗说。同时,发挥“爱心超市”平台作用,建立完善超市积分兑换配套制度。通过存积分、亮积分、兑积分,让文明有“分值”更有价值。激励群众以“德”换“得”,自觉讲文明、除陋习,自觉成为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将农村移风易俗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让“人人参与积分、户户争当优秀”在全镇蔚然成风。
栗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