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流光溢彩,如同彩虹落人间。”变幻瑰丽的琉璃,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构件,材质坚固,色彩鲜艳,釉色光润,精致细腻,是中华建筑文化思想情感与艺术呈现的完美融合。如果说山西是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话,那么位于山西中部的介休就是建筑琉璃艺术的宝库。“霓彩越千年,无处不琉璃。”介休烧造琉璃技艺源远流长,千年窑火淬炼出的琉璃宝色,点缀在一处处建筑上,愈显绚丽鲜亮,如同瑰丽的霓彩装点在黄土高原。
介休南依太岳,北临汾河,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这片沃土的毓秀钟灵。春秋时期“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的介子推辅助晋文公上位,淡泊名利拒不出山被烧死在介山(今“绵山”),清明、寒食便由此而来,介休也因“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如果说介子推为介休这座古城,平添了一抹苍凉的历史底色,那么,造型各异、绚烂夺目的琉璃构件,则为这里铺就了一道流光溢彩的城市新色。介休市内矗立着各式各样琉璃装饰的古寺庙宇,或气势壮观,或精致典雅,琉璃使古建筑散发出动人的光泽。这种从火中淬炼、匠人手中涅槃而生的琉璃艺术,相承不衰,代有佳作,历经千年风霜,依然色彩斑斓。介休周边保存完整的琉璃建筑与构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质量之精、历史之久,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琉璃的宝库,艺术之美,世间罕见。
在介休众多的琉璃建筑中,艺术成就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则首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土庙,堪称是“中国琉璃艺术的博物馆”。这是一处专门祭祀后土圣母的道教庙宇,位于介休市老城西北角,现存多为明清建筑。寺庙南北长110米,东西宽40米,沿中轴线依次排布有后土庙影壁、山门过殿、三清楼、后土大殿等建筑。集殿、台、楼于一体的重楼合体建筑三清楼,更被称为“琉璃建筑艺术的宝库”,其下层为三清正殿、上层为阁楼,背面为后土庙的戏台,屋顶配以黄、绿、蓝三彩琉璃烧造的鸱吻,华美的琉璃饰件,极尽繁缛奢华,雍容华贵,组成了神奇、雄浑的屋顶奇观,是中国庙宇琉璃中难得的珍贵艺术作品。尤其戏楼前八字影壁的博风板上,采用罕见的紫色和白色釉烧制了“老鼠偷葡萄”的通俗故事,熟透的葡萄颗粒饱满,令人垂涎,反映了明清时期介休高超的琉璃烧造技术。后土大殿,也称太宁宫,始建于南北朝之前,现存建筑是明正德十六年所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与两侧的真武殿、三官祠并列构建。三殿的屋顶均采用纯黄色琉璃覆顶,并配以绿色琉璃剪边。大殿的脊刹是三间悬山顶琉璃牌楼,上置三狮驮瓶的黄色琉璃组件。主脊正面采用凤凰戏牡丹,而背面则采用龙戏牡丹,殿脊之上的假山巍峨,祥云翻卷。后土圣母被认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中国古代哲学认为黄色为五色之首,位于五行的中央,象征着大地的颜色,是最高贵的一种颜色。后土大殿作为祭祀大地之母——后土圣母的场所,其屋顶全部采用了只有皇家才可使用的黄色琉璃构件进行装饰,反映了人们对后土圣母的无比敬仰,显示了后土娘娘在传统文化中极为尊贵的地位。
太和岩牌楼,当地人称之为“琉璃牌坊”,在介休城西北20公里的北辛武村,曾为北辛武村真武庙的门前坊,牌楼坐北向南,高8.5米,长9.65米,宽1.55米,占地27.7平方米,为四柱三楼歇山顶琉璃砖石结构,通体采用琉璃饰件包砌,色泽鲜丽,工艺精美,庄重典雅,世间罕见,不仅是我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性佳作,也见证了当年晋商文明的起落沉浮,成为山西琉璃艺术不可或缺的经典代表之作。太和岩牌楼四柱基座为石刻须弥座,圭脚四角雕角兽,中间用缠枝花瓣相连。牌楼顶上的每条脊上都布满骑马的神将和腾飞的龙兽,让人感受到动态十足。主楼与次楼的斗拱中均设琉璃匾额,南面主楼檐下为牌匾“太和岩”,柱头上的两层普柏枋上分别装饰八仙拜寿、喜鹊登梅、凤凰牡丹等花草飞禽及人物浮雕图案,中间是扶杖依鹿而坐的寿星老儿,两侧是八仙。牌坊次间柱的外侧面以“松下猛虎,鲤鱼化龙”的精美图案装饰。整个建筑通身包砌琉璃饰件,采用仿线刻、仿高浮雕、透雕等多种表现形式,并融入了绘画技法,庄重典雅,色彩绚丽,内容丰富而生动,图案无一雷同。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都说琉璃好看,却哪知璀璨背后的艰难。介休琉璃手艺人刘开宝就是这样一位矢志不移发扬光大古老琉璃技艺的新时代工匠。每一件流光溢彩的建筑琉璃构件背后都饱含着琉璃艺人的匠心,刘开宝制作每一件琉璃作品,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制作周期长达几个月,大中型琉璃构件甚至需要半年以上,而这其中每一步都需要手艺人的精准拿捏。介休琉璃烧制技艺自成一派,多用于建筑,也被称作是建筑琉璃,在整个烧制过程中,每一件琉璃构件都饱含了金木水火土的淬炼。介休烧造琉璃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金属原料、煤炭柴火、洪山泉水、低铝坩土,烧窑制瓷做釉每样原料都很丰富,历史上的介休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教派云集,寺庙民居的大量修建,促成了介休琉璃产业的壮大,并逐渐成了向四周输出琉璃制品和匠人的建筑琉璃烧制中心。刘开宝的祖爷爷刘泽长、爷爷刘少银、父亲刘洪春都是琉璃工匠,有记载的到他这里已传承四代,因而,他认为自己只有扎根于此,方能成就琉璃产业的辉煌。
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