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我为村志写序言

  2018年3月,我的家乡平遥县卜宜乡北石渠村时任村党支书武希岳和武振兴老师等乡亲来到太原,与我商量编纂村志之事,并附上由武振璠先生主编的约20万字的村志初稿,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人常说盛世修志,说明我们村进入了一个兴盛的历史时期。村志里有这么多神奇的传说,纯朴的民风民俗,还有那浓浓的乡情感染了我,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离开家乡30多年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村里有这么多热心的乡亲在努力促成村志的编纂工作,在我看来,这么大的手笔,是北石渠村人的一个优秀的文化符号,更是文明建村、文化兴村的一个基础工作。作为长期在外的家乡人,我表示十分的支持、赞赏和祝贺。其实我对北石渠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为我读书到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就离开了村里,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所以对村里的许多人和事是非常模糊的,在我有限的记忆中,我们村以武姓为主,早年村子里的风光非常秀美,村子里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古树木,清清的小河从村边流过,我们经常在那里嬉戏玩耍。上世纪70年代,村里有位叫武正祥的党支书带领村民打了机井,还在道路和水渠两旁栽了许多钻天杨,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2年11月我父亲病重后回到村里,不久就去世了。在安葬父亲的过程中,得到了时任村党支书武希岳和乡亲们的倾力帮助,令我感激涕零。因为我是独生子,如果没有乡亲们的帮衬,我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到武希岳带着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辗转寻访村里在各地工作的人,令我万分感动。后来村里领导变动,但每任村里领导对村志编写工作都非常重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现任村党支书武宝文的努力下,村志编纂工作接近尾声。
  每个村庄都有一部厚重的历史。北石渠村地处交通要道,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非常悠久。村志以丰富的资料介绍了北石渠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基本情况,翔实地记录了北石渠村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回忆了北石渠村革命斗争光荣传统,介绍了村里的民风民俗,既有史话、又有传说,可谓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读起来非常亲切,是远离家乡的人们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一份特殊礼物,也是后辈缅怀先辈、寻根觅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点来说,编纂出版村志,是有着和村里筑桥、修路、建学校一样同等重要的大事。盛世修史,史以明志。村志带给我们的启迪同样是弥足珍贵的。
  目前,北石渠村的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转型时期。不管如何发展,不管身在何处何地,我都始终坚信,村里人一定是有远见的,根一样是维系的,情一样是相通的,脉一样是相连的,尽管以后村里每个人都会志存高远,但一定会为村里的繁荣发展献计出力。

武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6期

  • 第2024-08-25期

  • 第2024-08-24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1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9期

  • 第2024-08-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