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汇才集智 双向奔赴

——“运城人才周”系列活动综述

  初秋的运城,晴空万里,硕果飘香。8月16日至23日,百名青年博士河东行暨“运城人才周”系列活动举行。在这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古老的河东以开放的胸怀、诚挚的邀约,捧出最好的政策,拿出最高的礼遇,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人才,汇才集智,共襄未来发展,盛情开启了一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尊才聚才的人才盛会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智慧与力量。
  “倾力打造人才生态创新生态的绿水青山”“全力打造人才汇聚之城,价值实现宝地”……8月16日,以“‘运’聚英才·‘城’就未来”为主题的百名青年博士河东行暨“运城人才周”正式拉开帷幕。城市宣介展及人才双选会、重点产业链调研座谈、“古中国”文化研修、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实习实训成果展……主办方精心安排的系列活动,搭建起人才与产业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的桥梁和平台,激荡起人才创新创造、产业向新发展的强劲“智”力。
  “当前,运城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总牵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高质量发展时至势成、宏图正举、未来可期。”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在致辞中说,运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求才若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我们将以‘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开放气度,以‘唯才是举、惜才如金’的真挚情感,以‘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良好环境,为各位青年博士追逐梦想创造最好条件,携手谱写‘彼此成全、相互成就’的时代华章。”
  新时代是高层次人才角逐的时代,更是激烈的人才竞争时代。近年来,运城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先后出台《柔性引才实施办法》《引进人才配偶调动暂行办法》等26项人才激励政策,在引育人才、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倾力培育“引才、用才、留才”沃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创新人才支撑。
  聚才引才、尊才爱才的系列举措,书写了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的段段佳话。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运城先后引进626名高层次人才、4000余名高素质青年人才,3万余名大学生安家落户、创业就业。

产业人才的合作聚会

  为创新提供舞台,就是为城市开拓空间;给人才发展机会,就是许城市锦绣未来。
  8月16日至8月17日,应邀参加“运城人才周”的100余名专家教授、青年博士,进企业、入车间、下矿场、访园区,分领域深入运城市精品钢、碳基新材料、铝镁铜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重点产业链企业调研交流,就各自研究领域的前端科技,与运城产业链发展深度对接,充分碰撞,共谋发展,助力企业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才与产业的无缝对接,为产学研融合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源动力”。调研中,燕山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天海泵业在激光水处理装置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相关样机已通过快递寄往河北。“校企合作,可充分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转型升级,未来我们将就新产品研发深入合作。”燕山大学教授、燕山大学国家科技园副主任陈月娥说。
  “人才周”期间,运城共发布重点产业链企业人才岗位需求267个、技术需求41项、科技副总需求20名、重点项目需求286个。在深入了解企业的特色、优势及存在的人才、技术、项目需求,探访运城产业底色和结构的同时,青年博士充分感受到河东大地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纷纷表示将不遗余力,推动高校富集的人才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运城汇聚。
  “校地、校企合作实现科技创新,能为城市工业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竞争力和创新力。”西南科技大学的青年博士倪磊与北铜新材料研发部的李玉文就材料物理特性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感慨地说,如今,运城产业需求与创新资源之间的合作方式,已从单纯解决技术难题、工艺、新产品的短期对接,转变为高层次、高质量、全方位的持续合作,这种合作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值得期待。
  运城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角度,向所有大学生、博士、博导以及专家教授张开怀抱,呼唤他们来到运城,共建运城,共享运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挂职)方启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来这样一个惜才爱才全力留才的地方,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彼此成就。

跨越山海的交融峰会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创青春”运城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晋创谷·运城入驻项目遴选活动现场,涵盖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的37个项目闯入决赛,经过路演汇报和现场答辩的激烈角逐,一项采用激光扫描的方法识别降水物种类的一体化雨雪观测设备——SL—JGDR系列激光式电热融雪型雨雪量计夺得头奖。遴选现场创新火花闪耀,创业激情爆燃,有力激发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追梦圆梦的动力和活力。
  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运城,这座宝藏之城,向青年英才展示着开放、包容、创新、协调、发展的新形象。今年以来,共有516所高校的4981名学生在运城实习,30所高校的62支实践队来运城开展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大学生申请数、达成合作数和到岗数均位列全省第一,“实习运城”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广开进贤路,共探发展路。近年来,运城坚持把引育人才、集聚人才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大事来抓,持续强化青年人才住房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服务保障,设立高层次人才购房基金,建成人才公寓500余套,累计为53名人才办理购房贷款贴息,为25名人才办理子女入学,为12名人才解决配偶调动问题。“在运城这座美丽的城市,我有了自己的家,找到了实现青春价值的人生方向,感恩运城,感谢所有!”毕业于武汉大学,4年前通过高素质青年人才引进,进入运城住建局工作的赵晶晶,根据相关人才政策,购置了房屋,与丈夫一起扎根运城,奉献青春。
  一次次产业调研,一场场座谈交流,不仅是一场借助外力、激发内力、凝聚合力的过程,更是智慧深度碰撞、点燃思想火花的盛宴。东道主务实奋进的态度、魄力恢弘的宣介、真挚热切的邀约,让跨越山海,来运城寻梦的青年博士备受感动。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的在读博士胡仁俊兴奋地表示:“运城是一个充满机遇与可能的舞台,大家都希望能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双赢,更好地服务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运城的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揽四方菁华,纳八面来风。开放的运城正向着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崛起。

本报记者张海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8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6期

  • 第2024-08-25期

  • 第2024-08-24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1期

  • 第2024-08-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