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让游客“记得住”“带得走”

——晋城市城区全力打造“城市礼物”探索文化消费升级

  或有线条刚直硬朗的铁壶炖煮着千年“铁”文化,或有尽显宋韵遗香的茶点唇齿留香,或有各种代表文化元素的形象IP制作成各类产品……走进晋城市城区,这些传统又新潮的文创产品,既有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又有非遗与产品深度融合,还有延展文化打造各类IP……都承载着城区对八方来客的热情。
  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气质的城市礼品,是一座城市留给游客的独特记忆,也是城市文化的生动展示。近年来,晋城市城区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创产品也搭上了这趟蓬勃发展的文旅市场快车。一时间,富有城区新意和“心意”的“城市礼物”拔节而生,为城市的文化版图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挖掘潜力
“城市礼物”特色鲜明

  夜幕降临,微风轻拂,烟火升腾。在城区南大街,大排档食客不断、主题市集流水游龙、各类演出轮番上演……游客们兴致勃勃地穿梭其中,尽情享受着夜游时光。
  “这次来晋城规划了两天行程,司徒小镇、华谊兄弟星剧场、白马寺山都在计划内。”正流连于街巷中的土特产品中,来自河南郑州的游客李女士热络地和记者说道,并晒着自己购买的伴手礼。“这是我今天去司徒小镇游玩的时候购买的,有精美的叶脉画,有铁制纪念品,还有印有当地文化的明信片,都很有晋城特点。”
  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丰硕。然而,多年来,城区对文旅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很多游客仅将城区作为中转站,不在此停留游玩。为加快文旅中心、康养中心建设步伐,城区立足全市打造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打造“晋城新经济的核心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的目标定位,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发挥司徒小镇、凤城康养示范区、华谊兄弟星剧场等景点景区辐射带动作用,串珠成链,拓展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不断形成的过程中,文化产品的潜力被不断激活,一件件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成为游客们在旅途中驻足的焦点,成为可以带走的城市文化名片。
  “有晋城故事内涵,好看还得实用,这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山西东方古堡文创有限公司文创设计师陈嘉钰告诉记者,他们以文化为底色,将匠心传承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推出了二十八星宿系列和东方古堡系列等文创产品。其中,以玉皇庙中最精华的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为原型打造的主题手提帆布袋,深受游客们喜爱,在各大展销会上均销售一空。
  让风景可以带走,让故事得以细品。在文创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持续加速下,城区内越来越多景区设置了文创专门展区,文化企业也正不断打造更多有辨识度的城区文创。

创新驱动
文创产品日益丰富

  一块茶点也能成为文创。在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成林创意频生,将精致的宋氏茶点和晋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了“好味”城市礼物。
  “我们的茶点坚持古法手作,取材多为当地当季,不断还原最本真的糕点味道。”苗成林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这些茶点多以个人定制为主,深受年轻客户喜爱。“今年通过技术改良和定制模具,我们打造了印有‘晋’‘hi晋城’等字样的新产品,让大家在品美味的同时进一步感知晋城。”
  晋城市爱格琉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戚永超亦直言,他们始终不断创新,以纯手工吹制琉璃为基础,推出多种特色产品,在“城市礼物”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在文化企业、工作室等持续升级文创产品的同时,城区相关部门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谋划、制定和落地。
  聚焦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文旅中心、康养中心”建设,并出台具体政策和配套设施。其中,对近5年参加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省级以上文旅部门及其行业协会组织主办的各类博览会、旅游商品比赛中获得奖项的企业,以及1月—6月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旅博会、文博会、文旅推介会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情怀的本土文化龙头企业;引进一批高精尖文化企业,与华谊兄弟星剧场协同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全区文化产业持续壮大;开展“走进美丽城区、丰富创作实践”文化企业系列调研活动,以“九头十八匠”区域公用品牌为牵引,吸引更多企业推出独具城区特色的文创产品。
  “城区相关部门积极帮助我们申请区级、市级非遗保护单位、非遗工坊等,定期帮助分析当前的政策需求,尽最大能力支持企业发展。”戚永超说,现在他们已和当地部分文化企业进行了良性互动,不断推动琉璃制品更好地从“文化”变成产品。
  在共同发力下,关于城区的记忆正浓缩在这些文创产品中,城市文旅形象也在不断提升。

赋能文旅
城市文化“破圈”出彩

  夜晚,行走在城区“九头十八匠”文创市集,宋氏茶点、铁壶、琉璃、伏姜、叶脉画等各类传统文化产品,以及包包、笔记本、冰箱贴等各类城市IP形象赋能的新型文创设计产品,都以不同形式承载着文化历史内涵,不仅成为自带流量的产销旺品,更让市民和游客深深感受到文化和创新的活力。
  这正是城区推动文创“新军”更好地成为文旅产业发展“加速器”的一个缩影。
  城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毕淑敏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城区存在着各类文创资源分散、“单打独斗”的现状,为有效盘活资源,今年特地举办了首届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旨在以赛为媒,搭建城区文创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积极促进文化行业资源要素的重组和融合。
  此次大赛围绕非遗文创、城市礼物、创意短视频三个方面,从4月起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作品,成功吸引了省内外的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文创企业、传媒公司、创意设计团队及来自上海、天津等地高校学生报名参与。他们以匠心为魂,以创意为翼,创作了450余件参赛作品。最终,共有24件参赛作品荣获各赛道金、银、铜奖。而这些获奖作品全部呈现在市集上,和市民、游客零距离、面对面,实现了一次“破圈”传播。
  “与此同时,我们还启动了‘文创人才’引进工程,选聘6位专家进入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智库,为‘九头十八匠’文创品牌打造与文创产品研发储备人才,积极推动获奖企业(个人)与景区、商业区的签约合作,共同孵化城区‘九头十八匠’文创旗舰店。”毕淑敏补充道。
  如今,城区已经培育形成了80余家文化企业,产业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毕淑敏表示,下一步将多渠道并行,积极搭建项目路演、推介等交流平台,加大对文创产品的挖掘、整理、开发和营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做好“九头十八匠”文创品牌,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

本报记者郑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8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6期

  • 第2024-08-25期

  • 第2024-08-24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