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高楼大厦和白墙红顶的住宅楼,错落有致,整洁优雅;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秩序井然,随处可见“车让人”的景象,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动;一座座公园广场、一条条碧道、一座座桥梁,掩映在五彩缤纷的花木之中,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给小城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享受。
如今,当你走进阳城县,一定会为这座山城所发生的“蝶变”而惊叹不已:原来,在太行南麓的这片山川之间,还有这么美的地方!这是近年来阳城县高质量全方位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所带来的成效,也是濩泽儿女追求幸福、奔向文明的坚实脚印和时代风采。
公园山城美,文明入画来
对于曾经城市形象破旧,基础设施落后、杂乱的阳城来说,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是对标一流的奋进、赶考,也是走向现代文明的冲刺、跨越。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阳城县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演礼、西河、白桑、町店、润城“五凤朝阳”的组团式发展格局。统筹实施复古城、改旧城、建新城,古城十字街改造、凤凰路建设等项目持续推进,力促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管理融合发展。
在热电小区二期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工人师傅正忙着搬运管道材料,并配合机械进行打凿、挖除石块,一派繁忙的景象。在阳城县,老旧小区改造二期工程共涉及滨河小区、热电小区二期、宏鹏小区、保险公司小区等21个小区,建筑楼栋51栋1252户,总建筑面积18.65万平方米。“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全面推进,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将发生显著改善,而城市的布局和形象也将更加合理、有序,焕然一新。”在现场组织施工的阳城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向东说。
打造城市绿心,厚植文化品质。按照公园山城的总体规划,近年来,阳城不断充实公园的内涵和形态,塑造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新形象。在提升阳阿广场、愚公广场、惠泽园品质功能的同时,新建了昆仑体育公园、商汤文化公园。完善、美化8000多亩的6大森林公园,建成了濩泽碧道,打造濩泽河上的“十桥联动”景观,在建成区和凤城镇范围建成50个口袋公园,形成“6类26个”运动场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已成为阳城百姓现实生活的写照。“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不仅装点了城市容颜,而且扮靓了百姓生活。
夏日的阳城之夜,是百姓眼中的最美。流光溢彩的灯火点缀着城市的各类建筑和场所,美轮美奂、绚丽多彩的运动场所和文娱活动,使这片可爱的家园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阳阿广场的喷泉,水花四射、冲天而起,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变幻着曼妙的“身姿”和色彩,让人欢呼不绝。濩泽河上的“阳城之眼”“濩泽之渔”“网红桥”等景观,彰显着小城的现代味和艺术感,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环境秩序优,文明见于行
交通拥堵、停车难,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3年多来,阳城县新建、改建了14条道路和桥梁,打通了6个交通堵点,构建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新架构。为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对县城道路实施“一路一策”,靶向治理,全面拆除隔离护栏,施划标线,更新标牌,大力推进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智慧化升级和县城信号灯设施、灯控平台等智慧交通项目建设。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大力度增设停车场、停车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全部对市民开放。去年以来,新增停车位达5万多个。经过整治,车辆各行其道,交通秩序井然,现在停车比以前更加方便。
为了引导、教育群众从我做起,处处讲文明,共创文明城,阳城县采取县直单位包村(社区)、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志愿者上街头等有效措施,强化现场管理,对乱停乱放、闯红灯、不戴头盔等不良现象开展集中整治,大力倡导车让人、行走斑马线、垃圾不落地、骑车戴头盔等文明行为。
“小区现在干净多了,乱扔垃圾、乱停车的现象也少了,城市交通秩序越来越好了,人们的文明意识都在不断增强,我感到很开心。”南关社区居民宁小波高兴地说。
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阳城县对标一流,不断在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上取得突破,奋力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移动、联通、电信、供电、广电等部门共计投入资金842万元,绑扎线路503公里,管线入地64.47公里,完成市区及周边20个社区(村)区域内主支干线整改,城市主干道焕然一新。曾经令人头疼的“蜘蛛网”正在逐步得到根治。
与此同时,阳城县出台了《阳城县县城建成区犬类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公安、城管等16个部门联动,加大文明养犬的宣传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时段高频巡查,实现了有效治理。
好人善举多,文明涌新潮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推进,义诊义演、免费理发、扶残助困等好人好事、凡人善举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层出不穷,让这座城市流淌出绵绵不尽的爱与温暖。
近年来,阳城县持续开展“榜样就在身边”“文明在身边”等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务;一条条增颜值、提气质的实践举措……在公园、广场、路旁、社区,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创建的标语、海报、电子显示屏、景观小品等,如影随形、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书香阳城建设不断深化,从机关单位、到企业学校,再到乡镇农村,各类书房、书吧、读书角广泛兴建,各种文化沙龙、讲书、诵读和好书分享活动此起彼伏,由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共享共读、悦读悦心”书香阳城共读活动先后举办了20期。浓浓书香飘逸在城市各个角落,成就着这座千年古城独特的精神气质,孕育着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品格。
在文明城市创建的推动下,全县农村相继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以及服务机构,用机制和服务的力量,促进人们勤俭节约、移风易俗,遏制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形成良好风气。
真诚、友爱、善良、奉献,是美德,是高尚,更是文明的要义。目前,全县已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1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荣获“感动山西人物”,2人荣获“山西道德模范”,8人荣获“山西好人”。
这是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推进,不断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素养的结果。它正以其道德标杆的力量,感动着千千万万颗心灵,引领着人们向善向美的行动,氤氲成阳城这座公园山城的最美风景,托起文明城市的新高度。
白军社 于晋锋 李卫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