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对室友说:我们可不可以迟走一会儿,再去银制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店看看?她知道我想说什么,更迫于我的所好,心领神会地说:那是必须的。我呵呵笑了,她的脸上始终有灿烂的笑靥。
收拾行囊,翻看笔记。银器作坊,似乎都是流水式的时间、地点、名称、精品罗列,无描述和感受,唯有枣园里留下一组唯美唯俏的女人们的倩影,在我心底微微一动,激起无数次的小波澜。合住笔,看窗外渐渐黯淡的灰色,树叶已经泛黄,不经意地抽出一件披风裹住肩膀,继续翻看笔记本上每一个记录:后稷故事、“稷山四宝”、枣园侧影……我用浏览的速度翻阅自己的随记、拍摄,那些耕犁、黍米、禾田和麻花、饼子、鸡蛋、枣,都勾起了我幼年的记忆,展览馆里的农耕物件一度勾起我对故土、对逝去亲人的深深念想,眼角的盐粒浸满了无法释怀的那份手足之爱、故土之情;枣园何尝不是我流连的家园?童年的乐趣总是跟随父母回老家的枣树林里打枣,我坐在毛驴车上,伴着吱吱呀呀的车辙声,嘴里嚼着香脆甘甜的红枣,那股甜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采摘于板枣成林的园里,千年老树连片,虬枝苍老古朴;摇曳多姿的唐枣园,树冠繁茂,果实累累;还有被魏文帝指定为“御枣”、元世祖列为“贡枣”的贡枣园,为纪念一代贤臣薛一印的秋霞林,古风神韵、开杆祭天仪式的开杆园,立牌戒赌、弘扬正气的清风园和中斯友好园、十国大使纪念园、“时空隧道”、公道井、揽月亭、选贡台等等,每一处都有故事,每一处都自成风景;拾忆于稷王庙、大佛寺、马村古墓,边走边看,一分收获伴随着猎奇的探索,名人故事、古建筑奇观都值得记录。更难以忘怀的是和友人三天三夜也没有说完心底的秘密,临近离别,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再去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银器作坊,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淘一些自己喜欢的银器制作工艺。
吃过早饭,联系向导,去往最具实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一路听着介绍,特别是听到“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发展到世界各地,饰品唯美,每件都独一无二”,内心越发充满向往,不时地相视而笑,心中窃喜自己多了一次不同于别人的收获。我们怀抱着一份执念,驻足于一座琉璃飞檐的古建筑楼前,兴致勃勃推开雕花优雅的实木大门,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肤色白腻、清瘦秀气的女人,美丽外表加上独特的耳坠、项链、戒指,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既有分寸又不失优雅的浅浅的笑,紧接着一声热情招呼:“快请进,二位姐姐。”银铃般的声音加上亲昵的称谓,瞬间被沦陷,友人满脸的欢喜已溢于言表,展台里扑面而来的精品更是吸引着我们挨个去了解、欣赏,这里的每一件饰品都能满足我冥冥之中的嗜好。
平时总喜欢把银制饰物,戴在头上、佩在身上、系在腰间,而且每一件喜欢的包包上都会挂个小巧的装饰,因为银饰象征着纯洁,也寓意着长久。
二
我们随着女子一边往进走,一边凑近玻璃,仔细观察、辨别、欣赏,银器饰品上的镀金和镶嵌宝石、流彩工艺做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心中顿生敬畏。如今,怀有如此绝技的能工巧匠少之又少,能沉下心来、不计报酬、潜心于文物传承与创新的人则更少。
稷山的金银器作坊创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不久就开始与中国文物学会、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西安法门寺等多家文物单位合作,主要业务是对各大文物馆收藏中破损严重的物件进行修复或复制,纯手工仿制、加工了系列古文物饰品,随着技术的熟练和技法的进一步提高,他们又添加了制作限量的礼品项目。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曾给稷山一个银器店题词:“金银工艺,中华奇葩。”其手工银器制作技术的传承已扩展至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工艺独特、影响久远,地方特色浓郁。
一边看着画册一边浏览展台上面的首饰,可谓品种繁多、款式新颖,有孔雀、蝴蝶、凤凰、花卉等寓意吉祥的动植物,也有活灵活现的属相造型,它们全部采用银片雕琢和扭丝、拼、焊接等手法,兼用镶嵌、点翠、珐琅等工艺,修饰细腻,晶莹夺目。其银器手工艺制作中,传统工艺更是独树一帜,特别是婚庆佩戴的镀金头饰、项链、耳坠、戒指、手链,做工精细、工艺复杂;纯手工打造的银器手镯、项圈、铃铛、领花扣、胸针饰品刻画细腻、形象逼真;有的定制饰品上还添加了信仰、习俗元素,集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主人公的爱好、习俗于一体,同一款饰品有多种佩戴方式,不同款式表达的寓意也不同。
我们从外面门店走进精品屋,女子并未急于让我们参观展厅,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去里面的茶座上喝茶,一边沏茶、洗茶、泡茶、送茶,一边讲述银器饰品的工艺打造、制作流程,他们的制作工艺除了一般的工序,还多了自己独家的环节:化银,把银块熔化,把银料锻打成银片;抽丝,通过一次次的抽丝,把银丝抽成银饰所需的粗细程度;扭丝,根据设计好的图案,把抽好的银丝扭成环绕的小圈;压花,放在不同的模具里,用锤、针敲出图形;焊接,是饰品最后塑造成形的关键,将多个单独的图案叠在一块,然后镶嵌五颜六色的炫彩。
古物今用系列让人刮目相看的第一个工艺制作是高仿古玉石创意设计和镶嵌,这是他们多年来的极致追求与制作理念。战国绿松石系列效古弥香,传承了古物的庄重古雅,创新了当代的细腻、惟妙,它使人们在欣赏高仿古玉石的美感之时,更多了一丝探索其背后历史背景的好奇,佩戴这样的饰品自然多了一份其所承载的文明和精神内涵。
他们对古玉的再镶嵌设计的初衷是在多年古文物的复修和收藏中,保护古文物、延续古文化,让古物“活”起来,做到这一切唯一呈现形式就是传承仿制、提炼、延伸古饰品的精髓与文化,使其不仅是一件件陈列品,更是能够让佩戴者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
三
讲至尽兴处,女子便起身拿来一件2000多年前的战国绿松石与玛瑙组成的仿制玉佩,它使沉睡了2000年的18块战国绿松石与玛瑙组成的饰物以当今的面貌呈现,它的造型围绕着战国时期的文化元素进行设计,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动荡带来文化跨越与交流,玉石、绿松石和玛瑙互相配合,并加入金的元素,雕工错综复杂,龙盘凤舞、形态多变,链绳用10颗绿松石珠与8颗精密铸造金兽面珠依次串联组成。整体玉佩面积很小,却体现了中国历史上那段时期的浩瀚复杂。工艺大师能把如此唯美的工艺一模一样地纯手工打造出来,仿新的艺术主题和图纹组合达到了甚于古物的空前高峰,更加表达出了其高端定制艺术的至高与唯一。
另一组饕餮兽面纹样项饰,主体为金錾刻工艺,是古人理想中的一种神秘怪兽,最早出现于5000多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饕餮纹以夸张的动物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多种动物特征,由目纹、眉纹、耳纹、鼻纹、口纹、角纹多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纹路清晰、线条流畅,眼鼻处巧妙镶嵌着三颗绿松石,画龙点睛,兽口含白色玛瑙环,极尽富丽,两条包镶绿松石的黄金链向下延伸,将人们引入一个神秘的艺术远年。
对称的回首螭龙小巧玲珑,盘踞而伏,造型华丽,节奏、轮廓设计大胆,张口、卷尾、回转的动态形式变化充满戏剧性;弓形体态,舒展流畅,两侧龙首各镶嵌一块椭圆形绿松石;龙身镶嵌沟连涡纹绿松石,金丝做须,龙脊部系挂着五条细金链,分别用素面金圆片做装饰,其中一条是以炸珠工艺点缀,包镶一块鸟人纹战国绿松石,可谓“苍皮卷鳞甲,细叶抽锋针。稍出珊瑚枝,中含笙磬音”,搭配旋转展台,射灯照耀下散发出原始、神秘的气息。螭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没有角,在中国古建筑或器物、服饰首饰、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象征富贵,除了装饰玉佩,有时也设计于建筑中的排水口,称为螭首散水,盛行于战国时期。
复刻双龙九凤诰命凤冠,主要用于新娘头饰。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长,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是美德的化身。寓意:凤凰相陪,吉祥征兆;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其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结合现代审美创新进行精雕细琢,沿袭了传统的制金技艺;花丝凤凰,凤身镶嵌红宝石,明亮饱满,翅膀累丝点翠、惟妙惟肖;凤尾蓝色点翠、镶嵌珍珠,尽显华丽,银圈轻錾云纹,凤凰凌云而舞。
凤凰来仪将高贵、美德与古法工艺完美融合,演绎最独特的传统美学。结合当今风尚,蕴含品牌文化特质,是历史与时代的交汇,是经典与时尚的交融,通过修复或仿制,使当代人重感历史之光。女子说:“我们非遗继承就相当于这个时代的观察者、发现者。古玉高贵、美好而富有价值,我们应一如既往地做到更美、更好,这也是我的追求。”她的话在我心里泛起一股小小的波澜。
四
一次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上,稷山银器作坊入选的四件作品,有银镀金手镯、耳环、长命锁、戒指,每件展品都渗透着设计师和工匠们的心血和汗水,技艺精湛绝美,散发出浓浓的东方韵味,它们更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每一件饰品不仅有荡气回肠的故事,也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研发,还是在雕工技艺等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不断突破。第一件银镀金手镯,名为岁寒三友,采用了古法花丝、累丝、点翠、镶嵌和錾刻工艺,松、竹、梅的造型,象征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第二款是一对耳坠,名为福禄(是“葫芦”的谐音),葫芦造型寓意吉祥富贵,贝母材质增添时尚感,福禄的材质为黄金镶嵌红蓝宝石;第三件展品是一款婚喜系列长命锁,錾刻麒麟送子图案,是中国祈福纳祥的风俗。民间认为麒麟为仁义之兽,代表吉祥如意。此件展品最能体现出其纯古法錾工和匠心精神;最后一款展品是蝶恋花戒指,蝴蝶的翅膀是高温珐琅烧制而成,戴在手上的效果可谓独占鳌头。
展览会中代表稷山银器作坊的女子接受腾讯视频与优酷视频采访,美丽大方,衣着得体,装饰古雅,她用标准的普通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创新进行详细叙述,对其产品的特征做了有条不紊的介绍,并声明所有展品都是纯手工制作,无任何机雕和电磨。
我们去作坊参观了技师们的制作流程,他们的专注已达到无他的境地,似乎谁也不会被来来往往的参观者所惊扰,每一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埋头在自己的作品中,全神贯注地细磨、雕刻、镶嵌。
聊天中才知陪我们喝茶的女子正是上海展览会上接受采访的代表,她知性、美丽、谦和、素雅,乌亮浓密的头发在后脑勺盘成一个高髻,显得精干利落。她把我们引至金玉囍锁·璎珞的展台前,指着一件饰物说:“这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和田籽料,是点翠羽毛玉料的上等品,所镶嵌的红宝石、蓝宝石、碧玺、南海珍珠也都是上等品。”时间已赋予其温润柔和、纯洁丰美,它以汉字“囍”为形,刀法一脉贯穿,线条流畅分明,周围蝴蝶与瓜瓞围绕,均是细金花丝组合、堆垒编织,几处巧妙点翠,玲珑薄透。囍锁随形,把金薄片打成物件,然后錾出或用锼弓锼出图案,包镶大红宝和蓝宝,细致入微,十分精巧。最大一颗红宝石爪镶在莲花造型之上,宛如花蕊;更别出心裁的是,此莲花造型饰品还可摘下来做胸针单独佩戴,囍锁配饰的璎珞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因世间众人所好,寓意为“无量光明”;璎珞将项圈以及长命锁等颈饰融为一体,用于新娘佩戴,代表美好期望,锁住福气,长长久久。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薛宝钗常戴的璎珞上就挂一个金锁,是一个和尚所赠,只有有玉的人才能与她相匹配;而宝玉正好佩戴一块玉,宝钗金锁上的两句话与宝玉所佩“宝玉”上的两句话又正好相吻合:“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汉代王逸《离骚序》里说“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可见金玉乃本质之美,百年绝伦,永不磨灭,如爱情永恒,似婚姻忠贞。
“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除了金玉本质之美以外,金玉囍锁·璎珞上的荷花泛指和和美美,蝴蝶与之追随,蝶恋花是对至善至美的追求,绵绵瓜瓞则寓意子孙昌盛、兴旺发达。
囍锁饰品下的锦盒包装也是由上等丝质面料彩色纬丝织成,缎纹底上织出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图案,作为艺术品收藏或婚喜礼品,金玉囍锁·璎珞堪为佳选。
五
品茶至浓,欣赏亦兴致盎然。女子的介绍已勾起我们购买的欲望。我问友人:我们去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心中已有向往,想买一对小孩手腕上佩戴的铃铛银手链。站在柜台前的服务员连忙走过来,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塑料袋,“哗啦”一下倒出一堆在柜台上让我们挑选,银铃铛款式新颖、种类繁多,有莲子形、荷花形、葫芦形、饕餮形、貔貅形、小鱼形等等,我们一边用手拨拉,一边挑选出寓意美好、声音脆丽的铃铛。女子凑过来给我们介绍每个铃铛造型的寓意,帮助我们挑选,有圆润饱满的、有声音好听的、有小巧玲珑的、有可爱活泼的,不同形状不同音色,抓在手中摇一摇说:“每条手链上系五个铃铛,两条手链十全十美。”然后拿出各种色彩的丝线搭在铃铛上配色,选中红丝绳串联,叫来另一个服务员编制。一会儿跟随女子回到茶座处继续品茶,轻音乐伴着,一边饮茶、一边欣赏选中的饰品,每一件都使人赏心悦目,不知不觉过去了三四个小时,我们沉浸于此、乐此不疲,谁也没有觉得午饭已过,三个女人不知换了几泡茶,继续洗、滤、品,谈笑风生,友人端杯浅饮,食指上佩戴的玫瑰金镶红宝石熠熠发光,透出一股文人的执着与优雅,我的眼球被她精美的戒指所吸引,又是一番辨识、热论,她说:“每次坐在电脑前写东西,一边打字一边欣赏爬在自己食指上的戒指,心里美滋滋的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写完一段文字,看着精美绝伦的戒指就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欣喜。”女子也似乎变成多年前的老朋友一样阔绰大方、有求必应,我一眼看上摊在柜台上的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饰品,便不假思索地挂在了自己的提包上,她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也不再讨价还价。
太阳转西,我们欣欣然走出银器作坊的大门,女子恋恋不舍地送我们出来,并问我:“你们朋友中有没有儿女结婚的,我们可以免费让新娘佩戴我们的产品!”我心中窃喜,自家小儿近日正是结婚大喜,便又折回这般那般商榷后,女子愿带着化妆师,免费提供整套金镶玉凤冠、项链、耳坠、戒指……确定时间、地点、路线……如此这般一番,我和友人满怀喜色、收获满满地告别,心中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感怀。
裴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