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我省运城市万荣县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县之一,这也是省内唯一一个试点县。农资是粮食的粮食,“绿色农资”升级行动事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生产大县,万荣县对农资的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试点启动1年多,万荣县的“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成效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万荣县寻找答案。
培育龙头企业
加大绿色农资供应
9月13日,在万荣县解店镇丰和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展示厅内,墙边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有机肥、绿色复合肥、水溶肥的包装袋,展示台上摆放着绿色除草剂、杀虫剂、高效低毒农药以及“绿色农资”相关的宣传页,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目前,我们在解店镇网点的农资产品已全部实现绿色化。公司通过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等手段,既能保证供应高质量的农资,又能让农民享受实惠。”丰和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亮说,“过去常用的农家有机肥添加剂多、残留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多、质量差。供销社组织我们出去学习后,我发现绿色有机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能有效地分解和转化有害物质,确保肥料的安全性。今年是推广试点的第一年,使用‘绿色农资’的农户大概达到了30%。”
建设县域农资流通网络,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万荣县“绿色农资”供应的龙头企业,丰和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辐射万荣、稷山和河津3个县(市),为60个农资网点配送农资商品,服务农户1万余户,服务土地面积5万余亩。
万荣县荣河镇,肥沃的黄汾滩涂,1.8万亩水稻如同一望无际的绿色诗行。近年来,万荣县茂发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了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生产的水稻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第七届中国特色农产品金奖”。
“凭借黄河滩涂的土壤优势,我们种出了具有黄河地域特色的优质大米。这些大米饱满晶莹、口感绵韧,而且蛋白质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都很高。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坚持使用‘绿色农资’,从源头上保障大米的品质与安全。”合作社负责人李心枝介绍起社里种植的水稻时,言语中满是自豪,“随着水稻种植规模越来越大,需肥量越来越多,我们与专注于‘绿色农资’供应的丰和农业服务公司达成了合作,他们提供的绿色有机肥,相较于传统肥料,养分更均衡、无害化处理更彻底。”
在万荣县“绿色农资”试点提升行动中,龙头企业在绿色农资的推广、供应网络的构建以及服务农户等方面积极作为,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农业绿色化发展。
完善流通网络
加速绿色农资送达
健全完善的农资流通经营网络,是确保“绿色农资”供应高效畅通的重要载体。
在贾村供销社惠农服务中心的农资储备库中,各种绿色化肥堆放得齐齐整整,不时有果农进入储备库中,向负责人王瑞龙询问追肥所需的化肥品种、用量和价格。而这样的农资经营网点已覆盖到了万荣县的每一个乡镇。
以贾村供销社为主体创建的山西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现已成为示范带动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典型农业企业。该合作社总经理王少斌参与了我国“有机农业”重大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工作,在全国首家提出苹果种植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即“改土、改肥、改农药,利国、利民、利健康”理念。“提高果业效益,要持续在农业科技上下功夫。合作社今年有机苹果的种植面积达到了40%,种植生产全过程使用有机化肥和无公害农药等‘绿色农资’、冷库的周转筐也是由绿色有机材料制成。”王少斌表示,供销社打造的农资基层网点打通了农资供应的“最后一公里”,不仅为农民采购农资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更能及时获取高质量、有保障的农资。
如何保障“绿色农资”稳供提质?万荣县供销社主任丁天云介绍,近年来,县供销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农资经营网络资源,改造提升农资配送中心,完善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优化农资经营门店,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农资企业,健全完善农资经营网络,现已形成以农资龙头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的县域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已建成1个县城农资配送中心,14个乡镇惠农服务中心,80个村级农资经营网点。今年农资储备完成2.45万吨,占万荣县农资市场份额41%,其中绿色复合肥1.25万吨,同比提升了20%。
优化服务供给
加强绿色农资推广
“麻烦给我来两瓶柴胡专用的除草剂。”一大早,董大爷就来到了西村供销社的惠农服务中心购买农资。这位在邻村住的大爷名叫董回川,家里6亩地全种着柴胡,专程来西村惠农服务中心买除草剂。董回川说:“这儿的除草剂是出了名的好用,能有效去除杂草,最大限度地保留柴胡苗,周围的药农都在用。”
购买过程中,西村供销社主任杨纪川趁机向董大爷推销起了店里上新的有机肥。“像鸡粪这类农家肥里有大量火碱和抗生素,都是不利于药材生长的有害物质,大爷您试试这款有机肥,经过高温消毒,还添加了有益菌群,绿色又安全。”
在这个四百多平方米的惠农服务中心,是供销系统由“卖农资”向“卖服务”升级转型的生动缩影。西村供销社从农资供应转向生产服务,深入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和测土配肥、农民培训、送技下乡、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卖服务”来推广“绿色农资”。
“我们这的除草剂之所以口口相传,是因为我们专门建立了西村主要药材作物的试验田,我们把几种除草剂进行配比试验,验证其除草效果并推广,受到了药农的欢迎。”杨纪川说道,“推广‘绿色农资’要有成效,主要得改变农民的生产观念。除了做除草剂试验,我们还会在药材试验田上使用‘绿色农资’,把增产量、土壤肥力等数据直接展示在土地上,带动农民使用‘绿色农资’。以柴胡田为例,虽然每亩地成本增加20元-30元,但相应会增收350元左右,效益是实实在在的。”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随着万荣县“绿色农资”试点行动走深走实,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优化,农民逐渐意识到有机肥料对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性,并开始广泛使用。“今年10月,占地5000平方米的农资大市场将会竣工,届时会提供农业生产实施全托管服务,同时集中销售‘绿色农资’、大小农具等产品。”丁天云表示,万荣县供销系统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初见成效。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打造“绿色农资”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健全农资流通体系建设,推动万荣县申请全省农资集采集配授牌,同时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让更多农民愿意用“绿色农资”、用得上“绿色农资”。
本报记者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