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文化中国行】陵川号兵:号声从未停歇

  • 大学生志愿者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宣讲陵川号兵故事。本报通讯员摄

  •   “几十年前,一群比我还小的青年从陵川走出,为了新中国不惧枪林弹雨冲锋在前,吹响声声号角……”每逢假日,运城学院陵川籍大学生崔君瑞都会来到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义务为大家宣讲陵川号兵的故事。
      太行巍巍,英烈昭昭。陵川,这片被太行山环抱的土地,孕育了无数英勇无畏的儿女。陵川号兵,便是其中最为闪亮的群体之一。
      “1940年以来,日军5次进攻陵川。在最后一次进攻下,13万多人口的陵川县锐减3.2万多人。”陵川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焦书文34年间潜心挖掘整理陵川号兵事迹,他介绍说,面对如此境况,1943年10月,中共太行八地委、八专署和太行第八军分区带领八路军挺进陵川,领导人民坚决抗日,团结群众生产自救。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其中。一时间,八路军部队迅速扩编。
      “在这样的情况下,军号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焦书文介绍,号兵是军队的特殊兵种,他不杀敌,却能号令千军万马,就像是战场上的定海神针,鼓舞和激励着全军的士气。同年11月,陵川县武委会根据太行八军分区的指示,率先在附城、夺火等地开展了培训号兵工作。
      1945年4月10日,陵川全境解放。次月,鉴于当地革命政权稳固、群众基础较好,同时有号兵培训的扎实基础、山大沟深的地理环境、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区划调整后的太行第四军分区进一步把培训号兵的任务交于陵川县武委会,从县到区普遍开展了培训号兵的工作,成为一项常年性的重要工作任务。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陵川还一直延续培训号兵的传统。
      作为重要的号兵培训基地,陵川县先后培训号兵1700多名,其中700多名被输送到部队,其他1000多名作为民兵号兵,先后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
      曾参加过解放焦作、解放新乡、过伏牛山、临汾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战斗的老号兵王书生,从1947年学号开始直到94岁去世,嘴唇上一直留有一块特殊的号印;淮海战役中头部、腰部、手指3处负伤的老号兵段满昌,在退役复员后,多次参与当地号兵培训工作,并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了优秀的司号员;14岁学号的老号兵韩春林,在攻打林县时,通过不断变换号声,引导部队声东击西袭扰敌人,最终突破敌人防线,取得胜利;号兵王麦义(又名王思义),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进攻砥平里时,主动请缨,冒着敌人炮火,吹号引开敌人,掩护部队转移,不幸被美军飞机扔下的炸弹和敌人机枪打来的子弹同时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1岁……更多的号兵没有留下名字,他们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陵川号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战斗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那“滴滴答答”的号声却从未停歇。去年5月,陵川县启动了以编辑出版一本陵川号兵史料汇编、创作打造一堂以陵川号兵为题材的精品党课、编排一支以陵川号兵为题材的舞蹈、建立建强一支陵川号兵民兵班、打造一所以陵川号兵为主题的教育示范小学为主要内容的陵川号兵品牌培塑工作。1年多时间里,工作专班走访晋豫两省相关单位20个,查询档案资料2万余份,收集到700多名老号兵事迹,授旗成立陵川号兵民兵班,开发试讲《陵川号兵品牌培塑的实践探索与启示》案例教学党课,首演陵川号兵舞蹈,揭牌创立陵川号兵国防教育宣传阵地,录播讲授案例访谈党课《永不消失的军号》,创建启动陵川号兵教育示范学校等。
      如今,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团员青年到少先队员,从在校师生到基干民兵,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解到陵川号兵,并不断发扬传承陵川号兵的精神。“从井冈山到太行山,在听取了解陵川号兵的故事后,我们更要以实际行动来传承好红色记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力量。”江西省吉安市游客罗小军参观后感慨道。

    郑璐 吴艳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09期

    • 第2024-10-08期

    • 第2024-10-07期

    • 第2024-10-06期

    • 第2024-10-05期

    • 第2024-10-04期

    • 第2024-10-03期

    • 第2024-10-02期

    • 第2024-10-01期

    • 第2024-09-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