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3亿人,高血压的防治对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今年8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首次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纳入防治方法之中,彰显了中国特色,也为全民健康筑起一道新防线。
综合调理 整体达到身心平衡
“得了高血压一定要吃降压药吗?”之前,心内科医生大多会回答“需要”。
破旧立新。中医药降压首次入选《指南》,对一些患者而言,选用中医药方式治疗,可暂缓使用降压药。
37岁的张先生最近因工作压力大,急躁易怒,出现头痛、头晕、口苦等症状,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测量血压值为155/95mmHg。望闻问切后,副院长李圣耀诊断为肝火上炎、热扰心神,开具清肝降火、清心安神的中药汤剂,经过半个月治疗,张先生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不适症状改善,整个人也轻松了。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病名,古代没有‘血压’的概念,但不等于中医学对高血压病没有认识。”李圣耀说,《黄帝内经》中的“咸者,脉弦也”,是人类最早有关血管压力的文字记载。事实上,与高血压有关的头痛、头晕、易怒及舌苔、脉象等各种临床症状及相应治疗方法,中医学文献中均有记载。
“中医药可参与到高血压各个阶段的治疗中,尤其对前期、青中年初发1级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适症状明显的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高血压等优势明显。”李圣耀介绍,中医药不仅能辅助降压、延缓或减少降压药的使用,还可减轻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多靶点调治使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一并达标,改善长期预后。
头胀、急躁易怒、失眠,52岁的程女士近来一直被这些病症困扰。“你这是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山西省中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医师李杰诊断后,让她使用该院研制的平肝潜阳中成药,服用3周后,血压明显下降。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注重整体调节,能从根本上调整机体平衡,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李杰表示,中医除关注血压外,更重视与高血压相关的综合临床症状,与指南不谋而合。
辨证施治 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75岁的李某前几天因感冒引起血压波动,高压166mmHg,吃了2种降压药,效果不好。李杰详细了解病情后,用疏风解表类中药缓解感冒症状的同时,配以补肾、活血、化痰的汤剂降压,又为她施行穴位贴敷、耳穴贴压等中医外治疗法辅助降压。一周后,病情好转,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
李杰认为,血压增高主要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年迈体虚等引起,因病程及合并靶器官损害的不同,多表现为早期肝阳上亢、中期阴虚阳亢及后期阴虚及阳,而瘀血阻络、痰浊内蕴在整个病程中均可能兼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祛邪扶正,以达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一般来说,青年调肝,中年调脾,老年调肾。”结合临床经验,李圣耀说,通过调理肝、脾、肾、心等相关脏腑的功能,以熄风、降火、化痰、祛瘀、补虚,可稳定血压、缓解症状。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李圣耀介绍,传统中医治疗高血压多采用辨证论治,即通过望闻问切,判断患者身体阴阳偏颇状态,进而遣方用药,为患者量身定制方剂,帮助患者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一些经典方剂如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镇肝熄风汤、杞菊地黄丸等目前仍被广泛用于高血压治疗,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显示,只要用药对证,皆有明确的降压效应。
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是耳熟能详的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起效快、局部定位用药、不良反应小、简单安全、治疗成本低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医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优势。”李圣耀说,“将王不留行籽贴在对应耳穴上,每天不拘次数按摩至微发热,长期坚持能收到辅助降血压的效果。”
未病先防 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石
29岁的小王上个月突感视力模糊,赶紧到医院就诊。经查,双眼视力下降至0.6。“视力急速下降和血压高有一定关系。”果然,现场测量血压高达180/130mmHg。
“这是典型的症状与压值不匹配。”先解燃眉之急,李杰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先为其控压。小王调整熬夜、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同时,服用中药汤剂,两周后视力恢复。联合中成药后,4种降压药减至2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哪些症状可判断自己是否患了高血压?李杰介绍,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缺少典型症状:有的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后颈部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还有部分患者长期无症状,仅于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或因并发症就诊时诊断出高血压。
中医药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大众应如何预防高血压?
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李圣耀说,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指南》对此给予更高关注:首先要健康饮食,减少盐和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摄入蛋白质、优质碳水化合物、钾及膳食纤维;其次,戒烟(包括电子烟)限酒;第三,坚持科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此外,减轻精神压力亦是重要举措,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正念和冥想、瑜伽、深呼吸练习等多种方法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在治疗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中新增睡眠相关建议,提倡保持健康睡眠,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为7至9小时,确保质量,按时作息。
李圣耀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需明确单独应用中医药和与常用降压药联合应用的适应证,运用多组学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契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现代研究方法,探索建立中西医结合高血压防治新路径。
周慧芳 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