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文明,数字新山西。在这片历史悠久而又充满生机的黄土地上,数字化改革浪潮奔涌正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到山西考察调研,走进太行、吕梁乡间村庄,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发展“特”“优”农业,为山西乡村振兴擘画发展蓝图、指引发展方向。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每年省委一号文件均把数字乡村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在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的指导支持下,山西省委网信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坚持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先后出台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规划、《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山西省研究落实分工方案、山西省县域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试行)等政策文件,连续5年印发数字乡村发展年度工作要点,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山西省委网信办牵头建立了37个部门参与的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召开现场工作推进会,争取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不断加强,全省数字乡村建设正踏浪而行、乘风而上。
试点先行 创新驱动
临汾市隰县,拥有“中国金梨之乡”“中国玉露香梨之乡”等美誉,梨果种植面积38万亩,其中玉露香梨种植面积23万亩,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县80%农业收入来自梨果业,80%梨果通过电商销售。辖区内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西天(千佛庵),是“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也是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
2020年,隰县与大同市云州区、临汾市洪洞县、晋城市高平市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以来,积极探索数字技术支撑“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以县域农产品电商服务为核心,建设隰县数字乡村平台,融合产业大数据、县域农产品电商服务、农业休闲采摘、乡村文旅观光等应用,探索形成了乡村“平台+电商+农业+文旅”新业态,以智慧农业带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以网络传播助力乡村文旅协同发展。
随着“悟空”热,国庆假期,隰县小西天景区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景区客流量猛增。
打开当地“隰游记”小程序,全县域旅游资源生成景点目录,实景采集数据一站式提供,为游客规划自驾游路线,沿途推荐农家乐及特色服务,实现全域智慧导览,体验沉浸式云游景区服务。“第一次到隰县,有这样的小程序非常方便。”一位来自北京的自驾游客说。
山西始终把试点示范作为牵引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各级试点建设。
隰县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案例先后入选《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和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的《数字乡村发展创新实践与优秀案例(2024)》。
晋城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作为中部地区区域综合型试点,将围绕智慧农业、乡村数字富民产业、乡村数字治理三个方向,积极探索经验路径。
此外,省级试点也在积极开展,全省已遴选15个乡(镇)试点,重点围绕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探索数字经济和网络文化新业态、打造数字治理新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方面,因地制宜探索经验,进一步引领带动全省数字乡村发展。
信号满格 服务升级
象峪谷神农世界位于晋中市太谷区,是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标杆项目,集农业观光、休闲拓展、康养游乐、沉浸式演艺体验、农业实践研学、红色国防教育、三产融合示范于一体,成为周边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之地。
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客数量激增,尤其在节假日等高峰期,园区内网络信号问题日益凸显,非常影响游客体验,成为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移动山西公司积极响应,将象峪谷神农世界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新建网络基站、优化网络布局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园区内网络信号的全覆盖和高效传输。同时通过持续监测和优化,确保网络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游客获得了更加安心、便捷的畅游体验。
如今,无论是漫步在农业观光区,还是体验在沉浸式演艺中,游客都能享受到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视频通话、在线直播、发送邮件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近年来,山西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组织实施第八批电信普遍服务工作,开展“乡乡镇镇通5G”工程,农村地区3G、4G移动电话用户加快向5G迁移,持续提升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加快推动千兆光网向农村地区延伸……全省乡镇5G网络实现全覆盖,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今年达到90%,全省未通宽带行政村保持动态清零,有力支撑数字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此外,山西省还不断推动十个特色专业镇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持续推进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农村中小学千兆网络覆盖能力,不断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让信号满格、服务升级,助推生活提档、生产加速。
智慧农业 “丰”景如画
在大同市云州区,黄花产品溯源系统、黄花菜产业大数据仓、掌上黄花菜小程序……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正面向园区黄花产业提供“全要素、全周期、全视角”智慧化服务。
该平台是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市民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能够及时反映农民群众黄花生产和社会公众消费偏好变化,及时有效对政策效果作出评价,从而不断优化政策设计与实施,有效提升了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了农业数据支撑宏观管理、引导市场、指导生产的能力,增强管理决策和调控引导的科学性、前瞻性。
云州区地理气候独特、物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旅游景点众多,素有“中国黄花之乡、国家火山公园、生态休闲胜地”美誉,全区黄花菜总面积达到17万亩、盛产期9万亩。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云州区积极打造数字黄花项目,围绕黄花生产、管理、销售全产业链各环节,开展物联网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智慧文旅系统等集成应用示范,建成1个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3类应用版块,推动黄花产业园实现数据集成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有效提升了云州区黄花全产业链智慧化水平。
云州区智慧农业范例是山西省推进智慧农业的生动注脚。
山西省数字乡村信息平台上线,聚焦“产业提升”“乡村治理“惠农服务”三大业务应用,构建了全省农业农村一张图,实现了农业农村资源管理可视化、精细化。
深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推广应用,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39个,打造了一批智慧农场、智慧牧场和智慧渔场,全省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使用智能导航系统农机保有量达3.6万台,引进改良或自主开发新型农机装备15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以上。
乡村e镇 数商兴农
国庆前夕,在盂县南娄镇数智城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内,4个直播间拉满运行,主播们侃侃而谈、妙语连珠,通过网络把本地农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建设100个乡村e镇,是省委着眼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一项系统工程,属全国首例。目前,全省乡村e镇建设培育阶段已基本完成。
据了解,2022年以来,全省投入14.7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以“1+4”模式为主线,即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这个根本,建设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体验中心、电商直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4个中心,构建“产业+电商+配套”体系,以“四个一”全力打造高水平集聚平台,为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充沛活力和强大动力。
为持续发挥乡村e镇带动作用,今年9月,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出台了《推进乡村e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全面提升山西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断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技术支持+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网络推广”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计划》明确,2024年年底前,全省70%的乡村e镇达到优秀水平;2025年年底前,每个市至少打造1—2个先进示范乡村e镇;2026年年底前,每个市先进示范乡村e镇数量占比达到30%,70%的乡村e镇至少打造2—3款主打产品,促进本地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0%。实施“一把手”工程,健全乡村e镇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综合功能,推动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实现多元化功能,强化直播中心管理与运营,完善大数据中心功能……下一步,全省将在25个方面精准施策、有序推进,全面构筑山西“数商兴农”新优势。
千年文明 “云”端呈现
随着科技进步,数字展览让人们有机会沉浸式欣赏珍贵文物,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10月5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承办的“金戈铁马 晋阳雄风——赵卿墓车马坑数字展”在太原市博物馆四层四号展厅正式开展。
赵卿墓是迄今为止所见春秋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高级贵族墓葬,也是我国已发现的七鼎墓中资料最完整的一座。此次展览主要通过图文展示+多媒体展项的形式,生动讲述赵卿墓的发现过程、发掘现场及出土的珍贵文物,为观众还原2500年前的故事。“文物+科技”的展陈手段,打破物理空间限制,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山西持续利用数字技术使北魏王朝的云冈石窟、北齐千年神秘壁画、晋国古老青铜器等珍贵文物重现风采,随着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稳步推进,深藏于山沟、村庄的珍宝在信息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山西加快乡村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组织实施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专项,采集528座古建筑、5978.27平方米壁画、36尊彩塑、58.63平方米悬塑、140通碑碣的数字化信息,数据总量达500TB。组织开展长子崇庆寺、高平铁佛寺、二郎庙等乡村重点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聚焦山西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展示利用,集合文物精品、导览咨询、公众教育、学术研究、互动科技等数字资源,推出线上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查询、浏览、检索、导览、鉴赏、互动等服务,使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今年6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山西省委网信办、山西省文物局主办的“屋檐上的文脉遇上‘Z世代’”网络传播活动在太原晋祠启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大屏小屏共振、网络平台助力、网络名人策应,系列新媒体作品让深藏乡村的山西古建走向网络、走向世界。
技术先行 乡村“智”治
乡村治理涉及工作面宽、工作量大、事务繁杂,权限与责任边界模糊,时常难以厘清。在忻州市神池县东湖乡,综合智治平台成为破局关键。
东湖乡政府利用综合智治平台对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对乡、村两级各项事务进行分类分级、责任到人并进行数字化监督。大屏滚动各项任务实时进度,设置7天预警当天报警机制,对“拖后腿”的任务项实时敲打提醒。智慧大屏极大方便了乡政府精准把控任务进度,“清单式”监督方式能克服监督滞后问题,强化乡政府和村民对乡村两级干部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推动权力监督的上下联动,让基层任务运行在阳光下,真正实现乡村治理服务“零距离”。
在长治上党智慧小屋,信息宣传、自助服务、社会公共服务被有机融合,村民可以在这里使用智能体检机器检测血压、心率,还能在政务一体机上了解相关政策,体验借阅图书、收发快递等“一站式”的智能便捷服务。
近年来,山西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同向发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效能不断提升。
依托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通过推动各级粮食购销监管和粮库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与国家平台40个接口的全部对接联通;集约化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各地分层级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工作;积极运用“一卡通”平台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实现惠农补贴精准发放……
三晋大地,乘“数”而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山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用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山西篇章!
杨阳 周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