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演出现场。
雷家坡“夸媳妇”活动。
西侯度遗址 西侯度遗址位于山西省西南端黄河转弯处——芮城县风陵渡镇以北约7公里黄河左岸的丘陵地带,发现于1959年,1961、1962、2005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制品。动物化石有平额象、野猪、披毛犀等22种,石器有三棱大尖状器、刮削器、小型砍斫器等器形,另外还出土有动物烧骨和有人工切割痕迹的鹿角。其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初期,据宇核射素测定,距今约243万年,是东亚地区最先发现的早更新世初期人类文化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脚踏地。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城街道西姚村逢春广场 地处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中心位置的盐湖区南城街道西姚村,是“蒲剧泰斗”阎逢春的故里,也是河东地区闻名遐迩的蒲剧之乡。盐湖区委、区政府立足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在此建设逢春广场,把名人故居打造成为传承和弘扬蒲剧艺术的载体,为蒲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主体支撑。逢春广场位于西姚村党群服务中心东南方,修建于2022年,广场总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有仿古建筑5栋,小戏台72平方米,仿古廊道40米,廊道墙体彩绘包含阎逢春的生平简介、经典戏曲人物画像、蒲剧发展史等。盐湖区蒲剧院经常在逢春广场排练优秀剧目,以常态化演出的形式吸引游客欣赏体验蒲剧艺术和河东文化,共同品尝丰盛的文化大餐,推进“白天观景、晚上看戏”的旅游体验和文旅融合发展。逢春广场将是盐湖区又一张亮丽名片,是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的重要补充,是探索乡村振兴模式的试点,是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亮点。
黄斗景村史馆 黄斗景村史馆坐落于黄斗景村村委会大院,始建于2018年6月,扩建于2020年10月,占地面积166平方米。在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思想指导下,在省市县的指导和关怀下,黄斗景村史馆以“留住乡愁、憧憬未来”为主题,开设“未来”“农耕文明”“衣食住行”“节事礼仪”“产业发展”等五个小展厅。 村史馆内陈列实物由村民自愿捐赠,记录了过去的历史变迁,并以“储蓄”乡愁的方式,使村民忆苦思甜。其中,“农耕文明”和“衣食住行”展陈了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劳动工具、农耕产品、生活用品等实物,真实地记录了农村的发展轨迹;“节事礼仪”部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新时尚有机融合,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产业发展”主要讲述黄斗景村的基层民主实践、多产融合发展。 筹建村史馆,意在让村民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重拾乡村往昔点滴,留存乡愁,进而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展望未来、共建家乡。
坞堆村乡村文化记忆展馆 太阳乡坞堆村是运城市文化产业特色村,该村的乡村文化记忆展馆坐落于坞堆村村北,占地460平方米,展馆从史话坞堆、风韵坞堆、人文坞堆、产业坞堆四部分展示了坞堆村富有地域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
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 位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东侧的寨子沟,以农耕文明的肇始萌发、蓬勃发展和远景展望为线索,分万物萌生(农耕文明之肇始)、万象争荣(农耕景象之繁荣)、万民欢庆(农耕文化之丰富)、万事繁荣(农耕未来之憧憬)四大板块,布展大禹治水、二十四节气、生命的种子等23组雕塑,生动讲述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展历史,承载了天下大同的家国情怀,传达了以文化滋养生活的美好愿望。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被揽入黄河臂弯里的山西运城,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古称“河东”。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华先民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孕育出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华夏文明的诞生发展提供了丰富滋养。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考察运城博物馆和运城盐湖,赋予了运城坚守文化之魂、赓续河东文脉的神圣使命。山西运城牢记领袖嘱托,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在河东大地绘就了历史文脉生生不息、和美乡村欣欣向荣的美好画卷。
国宝第一市——以珍爱之心守护农耕文化遗产
河东大地历史悠久、文脉厚重,从西侯度遗址的古老圣火,到西阴村遗址的蚕桑印记,再到平陆枣园汉墓的“牛耕耧播”壁画;从稷王庙,到后土祠,再到大禹渡……星罗棋布的遗址、遗迹、遗存,镌刻着华夏农耕文明在河东大地起源发展的深深足迹。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在这里交织演绎、传颂千年。
运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国宝第一市”,为数众多的文化瑰宝深藏在乡野,历久弥新的非遗技艺传承于乡民。近年来,运城坚持保护第一,着力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留住了浓浓乡愁、赓续了河东文脉。临猗县黄斗景村收集420件犁耧耙耱等农耕生产、生活、民俗老物件,建成100余平方米的村史馆;稷山县坞堆村依托“金银细工制作”非遗项目,建设460平方米的“坞堆乡村文化记忆展馆”,让曾经紧闭的宅门渐次打开,展示出沉睡的文化遗产。在万荣县万泉村,教泽千秋的“万泉文庙”,一度荒草丛生、残破不堪,得益于同县保文物“万泉高等小学礼堂”的联片保护,千年文庙成为当下举办教师节、成人礼等活动的重要场所,耕读传家、物心俱丰的文化根魂在此得以延续。
如何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留得住不是圈起来“与世隔绝”,而是通过保护修缮,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农耕文化遗产完整传承下去,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运城坚持“化小众为大众”,通过对低级别文物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体系化保护、时代化呈现,实现“修一处、成一处,用一处、活一处”;建设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黄河非遗大展等活动,生动记录着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故事;建立59个县级非遗展馆,打造53个非遗工坊,展示花馍、剪纸、泥塑等非遗技艺,弘扬尧定历法、舜耕历山、二十四节气等农事文化,让传承千载的农耕文明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德孝润河东——以教化之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河东文化,上承刀耕火种,下启伦理教化。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农耕文化蕴含的朴素哲学观点,以及由此衍生的对家庭、对社会的行为准则,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积淀成为虞舜德孝文化,涵养了河东儿女勤劳质朴、耕读传家、仁爱德孝的道德品质。
在河东大地上,散见于乡野田间的魁星楼、文昌阁,农家院落悬挂的“耕读传家”“诗礼传家”“学绍薪传”等匾额,寄托着古今农人崇文厚德、爱仁孝亲的美好愿景。近年来,运城市深入挖掘虞舜德孝文化资源,使传统乡土道德文化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焕发文明新气象。在盐湖区雷家坡村,娶媳妇嫁女儿不爱比彩礼多少,就爱比家风正不正、口碑好不好……一年一度的“夸媳妇比赛”,众多婆婆争抢登台夸自家媳妇的种种好处,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你追我赶孝敬老人的好家风、好村风。雷家坡村党支部原副书记姚永计说:“运城是虞舜德孝文化之乡,舜帝留下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好家风、好传统,不能在我们这里断了啊!”
如何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传下去不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而是要通过挖掘阐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可感、可触,更好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运城坚持“化厚重为灵巧”,深入开展德孝文化传承实践,让崇德向善、爱仁孝亲的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从日间照料中心、德孝大讲堂、志愿者服务队、文艺宣传队、农家书屋、村志村史馆、红白理事会的“七位一体”,再到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党校的“七进七创”,农耕文明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擦亮了河东大地乡风文明的温暖底色。
乡村添新彩——以载道之志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河东大地戏韵悠长、曲香溢远,市域内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有230多座。2023年除夕夜,蒲剧首登央视春晚,台上51秒的背后,是63岁蒲剧艺术家景雪变52年的坚守。蒲剧诞生六七百年以来,始终深耕乡土、融入乡音,与河东农耕文化交融共生,是河东百姓在农耕之余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蒲剧泰斗”阎逢春的故里——西姚村,依托河东特色文化和农副特产资源,建设阎逢春大剧院,把名人故居打造成传承和弘扬蒲剧艺术的新载体,吸引游客“白天观景、晚上看戏”,实现经济文化“双赢”发展。
有“三晋粮仓”之称的山西运城,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阔步前行,而与时俱进的农耕文明也不断从精神文化层面哺育着河东儿女。万荣县卓立村依托传统宅院,以农庄为载体,以书院为灵魂,精心打造“修福第”研学基地,生动还原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晴耕雨读、知行合一”的农事场景,让孩子们在研学实践中感悟农耕文明、领略河东文化。在临猗县王申村,退休的李峰牵头成立了王申村书法家协会,习字练书成为果农们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的一种文化习惯,首届书画展在村里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李宅四合院举办时,参展作品就有近百幅。王申村党总支原书记许新祥说:“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应该找到新的精神家园。”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好?发展好不是“自娱自乐”“自说自话”,而是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社会肌理、赋彩群众生活。运城坚持“化古老为时尚”,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古老的农耕文化呈现好、传承好、发展好。打造“关公文化旅游节”“蒲剧艺术周”“卫夫人书法节”等活动品牌,举办“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乡村文化演绎着无尽的时尚风采。今年多个假期,运城成为全国最受游客欢迎的20个小众旅游目的地之一,不仅博物馆、永乐宫、七彩盐湖成为热门打卡地,休闲农业、田园观光、耕读体验也备受欢迎。运城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说:“守住传统底色,融入时代特色,方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色。”
生生不息、革故鼎新,方能辉光日新、永续发展。孕育于河东大地的农耕文明,在赓续传承中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一路光华,也必将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磅礴绵延的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李宁波 本报通讯员李锦涛
本版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