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织锦绣,美丽乡村踏歌来。初秋时节,沿着沁源县3条精品示范廊带一路走、一路看,朱鹤沟村村容亮丽、长征村康养旅游集群发展、闫寨村以红色文化壮大集体经济、闫家庄村生态优美、董家村育苗产业带动百姓增收。村民忙碌在阡陌田间,整洁宜居的农院坐落两旁、通村达户的道路平坦干净、花果满山的画景跃入眼帘……处处彰显出全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所带来的变化,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正在沁源大地徐徐展开。
地处太岳山腹地的沁源,曾是一个靠煤发展的县城。今年以来,这里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在“千万工程”经验中汲取行稳致远的智慧力量,深入挖掘县域资源禀赋,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以聚焦党委统筹协调促落实、聚焦城乡一体发展促融合、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促宜居、聚焦示范创建任务促提升,持续创优人居环境,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实效。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特色产业茁壮发展,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美丽沁源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且歌且行。
聚焦党委统筹协调促落实
入秋的闫寨村风光秀美,道路旁的文化广场,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游人驻足拍照。结束一天农忙的村民们,也相约来到这里,话家常、闲聊天,享受收获时节难得的惬意时光。
闫寨村的变化离不开沁源县委的多举措发力。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中,沁源聚焦调研“连通”,扎深“千万工程”经验的“地方根系”。着眼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乡村治理等问题开展调研,明确地方资源禀赋、优势产业、消费需求、发展短板等不同主题,紧盯乡村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关注具体矛盾新动向,鼓励干部多去田间地头踩点泥泞,多跑街头巷尾沾点烟火气,多关注群众“眼色”“脸色”,以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村头“板凳会”等方式掌握“热气腾腾”的一手材料,把住了“民生脉搏”,听懂了“弦外之声”,也谋得了“良策良方”。
制定出台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列出全县村庄分类建设“名册”,分年度明确创建任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等方式,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沁源县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推进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沁源县委的统筹下,全县科学编制了镇村规划,以县乡(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系统保护为主体,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规划注重与“千万工程”经验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该县注重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通过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工作专班在党委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落实,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聚焦城乡一体发展促融合
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中,沁源聚焦城乡一体发展,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沁源县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通过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的核心理念和成功经验,并结合全县“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县域布局,选准点、拉开线、拓成面,编制完成56个村庄的“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其中全县12个精品示范村,已完成规划7个;20个提档升级村,已完成规划10个。在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分类布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体优化调整编制了以县乡(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系统保护为主体的镇村规划。规划注重与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相衔接,确保城乡发展在规划层面实现一体化。
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该县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互联互通。通过实施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硬化、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了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沁源县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互动。一方面,该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该县也注重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城乡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了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此外,该县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注重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目前,该县在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共享利用等方面更加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一直以来,沁源县始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式,有效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质量。该县还注重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了城乡生态环境的共治共享,为全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促宜居
天蒙蒙亮,朱鹤沟村就热闹了起来。小公园里,保洁员们拿着工具在捡拾垃圾、清理杂草。院落门口,村民们清理杂物、打扫房前屋后。“我们的工作都是按照《沁源县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开展的,现在全村自来水、雨水、污水、供热等管网也已经入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朱鹤沟村党支部书记赵世伟侃侃而谈。
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的核心理念和成功经验,沁源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明确了整治方向和目标。通过借鉴“千万工程”中的先进做法和成功模式,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六乱六围”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为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推进整治工作。同时,各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全县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围绕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整治行动。加大农村垃圾处理力度,建立健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对村庄道路、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进行全面整治,打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此外,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考核奖惩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工作,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等举措,建立起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
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专门选取了一批基础条件好、整治成效明显的村庄作为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通过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全县形成了一批宜居乡村样板村,为全县乃至全市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不仅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聚焦示范创建任务促提升
“千万工程”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关键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促进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模式的互融共通。
从人居环境日日新,到乡村治理节节升,再到特色产业步步高,沁源正推动产业“融通”,激活“千万工程”经验的“本土基因”。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明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呼之欲出。
坚持以人为本,沁源将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作为、靠前对接城乡居民在农村文旅、农事体验、生态农产品等各方面的消费需求,深度挖掘市场发展潜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明确自身产业定位,发挥地方比较优势,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和“一品多元”的产业业态。
在长征村,漫山遍野的连翘、黄芩、苦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着力打造的“蒲公英小镇”,目前已初步建成植物纯露体验馆、药茶体验馆、陶瓷体验馆、康疗馆、中医文化馆、药膳养生馆、中医药文化廊、梯田药用植物赏析园“六馆一廊一园”。以闫寨村、朱鹤沟村、长征村3个省级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为抓手,重点建设的3条精品示范廊带上,生态美,产业兴,人心和。
充分发挥“标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示范村、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的结合与协同共进,以示范村为主体,选取若干符合发展条件的片区,逐步完善示范片区的建设,通过示范引导,带动更多村庄参与整治和提升,形成“头雁先飞、群雁跟随”的良好示范效应。这也许就是沁源坚持系统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始终坚持从全局出发谋发展大势大计的生动写实。
将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起来、抓起来,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目标和阶段性重点任务,以协同并举“点题”,以互嵌并重“破题”,建立行之有效的多部门、多行业统筹协调机制,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和指示得以全面、有效落地。现在的沁源正以“千万工程”经验为牵引,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集聚,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融合,书写着绿色沁源加快发展的全新答卷。
本报记者李家鸣
本版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