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鼠头鸭脖”到“发霉蛋糕”,再到近日的“臭肉风波”,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公众强烈关注,也为全社会敲响警钟,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须臾不可放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关于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牵动着千家万户最敏感的神经,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共治,并于2019年出台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校园食品安全形势得到稳步提升。尽管如此,校园食品安全阵地仍屡有失守,与广大群众和师生家长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必须“严”字当头。要坚持源头严防,把住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确保食材原料新鲜、安全、可追溯;要坚持过程严管,加快智慧赋能,持续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发挥好学校“膳委会”“校长陪餐”等监督效能;要坚持违法严惩,对敢于触碰食品安全底线的行为零容忍、下重拳。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围绕承包、采购、贮存、加工、配送等关键环节,只有压实“责任链”、提高“透明度”,才能守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食品安全大于天。学校食堂、集中配餐都是民生工程、良心工程,要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下大力气将学校食堂打造成为管理最严格、饮食最安全的地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陈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