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戊昌,(约1835年——约1900年),字季方,安徽桐城人,少热爱学习,以文见长,官宦武职家庭出身,清咸丰十年(1860年)以恩贡保举任山西曲沃县知县,其后辗转任职,1878年4月补任忻州知州,1879年7月12日正式在忻州履任,1883年离任。之后,他请托回归故里,得到光绪皇帝允准,后在家乡桐城病逝。所在各县任职期间,廉政为民,声誉很好,特别在任职忻州知州期间,匡正民风,发展经济,做了不少工作,曾主编《忻州直隶州志》,主要作品有《牧令经验方》《张中宿山人传》《杨君拙斋传》《贾列妇传》等。
1879年7月12日,方戊昌从山西阳曲县调任忻州正式担任忻州知州。莅临忻州后,发现忻州受鸦片战争影响甚重,经济凋敝,民情汹汹。于是,他开始扑下身子了解民情,发现基层百姓抽大烟者盛行,赌博成风,互讼情况严重,民风疲惫,文风殆尽,全无“文济九原,雅出秀容”之美好风化。经过细致调研后,他决定从教化入手,修文见道,提振民风,纯正民气,彻底改变不好的陋习,从思想上注入清风正气,以此尽一个知州的“教化之功”。
方戊昌首先请其叔父方渊如(字深甫,太学生,安徽桐城人,有丰富的编书经验)与忻州名儒郝椿龄重修《直隶忻州志》,历时三年,终于完成;其次,尊崇先贤,编辑《元好问诗词》著作一本;为生于阳曲县、籍贯忻州的明清思想家傅山写传文《傅青主征君传》;为忻州清代康熙年间的廉吏杨敬儒的四个跋文做序言《杨恒南侍御四疏跋》;还为忻州先贤如张中宿等写传文,要忻州后人向先贤学习。
在尊重先贤大力提倡文风的同时,他根据国家法律制裁、打击那些在民间抽烟、赌博的违法犯罪者,通过制裁、打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及时匡正社会风气,引导百姓向纯正向上的方向转化。
然而,三年的知州经历很快过去。他在1883年卸任时,还是念念不忘这里的百姓,怕在他走后,陋习重新死灰复燃,让他这三年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流,于是在过去所做《劝息讼歌》《禁赌歌》《禁种罂粟歌》的基础上,乘着《直隶忻州志》重修完成,作诗两首,刊入志书,留于后人。其一诗《形胜》:“历代防秋戍,熙朝击壤歌。两山撑石岭,百派走滹坨。云牧全开洫,城垣半压河。危崖忻口锁,西向谒陀螺。”该诗着重描写忻州地理和山水名胜,要后人热爱忻州山水,忻州百姓。其二诗《右咏习尚》:“敦庞传旧俗,习染发三叹。鬼趣耽鸦片,入囮误虎盘。渠规因勿革,衙蠹刻毋宽。教化余滋愧,诗书返古丹。”在该诗中,他对忻州百姓以及后任知州提出三个方面的意见,以供参考:一是告诫后人不要抽大烟,大烟害人,如鸟误入虎盘,上当受骗;二是忻州人祖辈以农业为重,种地为生,每年春天浇地容易发生纷争,甚至伤害人命,对此历代知州十分重视,专门协调村里,定出了渠道用水条规,大家今后一定要按照条规执行,不要随意取消条规,否则会生事,造成不良后果;三是对后任知州讲的,意思是忻州衙门对待百姓一定要宽厚仁慈,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能宽则宽,放民生活,一个腐烂的政府才会对民“宁刻毋宽”,如此警告后任知州,就是放到现在,也振聋发聩,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值得强调的是,方戊昌在其所做《劝息讼歌》《禁赌歌》《禁种罂粟歌》中,也对忻州百姓予以规劝,可以说是他对忻州百姓的第四个意见,就是要百姓平安生活,有意见,有纷争,尽量通过协商处理,不要打官司,走诉讼之路,否则很容易会陷入讼棍的圈套,最后弄得“耗费一空”,家破人亡。
晚清忻州知州方戊昌所作劝诫诗歌,有些内容囿于时代,有其局限,但他在任内的尽力尽责,还是被后人经常提起。他对忻州后人的谆谆寄语,也会时刻被后人铭记。
张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