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2日,记者从朔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局邀请山西农业大学、朔州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专家近期对膜侧播种玉米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测产数据显示,与传统膜上播种相比,膜侧播种技术增产效果明显,测产的3个村庄增产幅度分别为22.08%、23.32%、36.4%。
据介绍,该区北旺庄街道东富院村测产田块采取“膜侧播种+耐密型玉米”种植模式,测产面积3.91亩,种植品种先玉1483,亩穗数4910穗,采取实收测产方式,亩产达到2260.87斤,与去年同期常规种植相比,亩均增产408.87斤,增产幅度22.08%。沙塄河乡三甲村采取“膜侧播种+膜下滴灌”种植模式,开展膜侧播种与膜上播种对照田间测产,采取抽样测产方式进行,测产面积10.5亩,种植品种鑫瑞普999,膜侧播种田亩穗数4317穗,亩产达到2334.32斤;膜上播种对照田亩穗数3893穗,亩产1892.86斤,亩均增产441.46斤,增产幅度23.32%。贾庄乡贾庄村开展膜侧播种与膜上播种对照田间测产,采取抽样测产方式进行,测产面积6亩,种植品种瑞普9013,膜侧播种田亩穗数3866穗,亩产达到2051.16斤,膜上播种对照田亩穗数3467穗,亩产1503.82斤,亩均增产547.34斤,增产幅度36.4%。
近年来,朔城区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连续6年政府主导主推膜侧播种技术,创新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让丰产丰收更具技术含量,推广面积由最初的50亩扩大至53.8万亩。在实践当中,膜侧播种“三增”“三省”“三抗”即增苗、增重、增效益,省时、省力、省地膜和抗旱、抗倒、抗早衰的技术优势得到了农户的高度评价。 (任永亮 武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