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政法

【代表委员建言】省政协委员李静建议:金融赋能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支持是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是推动智能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当前在金融支持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短板和不足。为此,省政协委员、山西太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静建议,多措并举构建金融服务,赋能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市场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市场化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在吸引机构落地上,从准入便利化、奖补等方面不断营造良好的市场化氛围,做大机构数目,做强机构规模。具化容错机制。对属于市场变化、技术革新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应尽快出台相关尽职免责具体办法。建立跟投机制。管理人在每个项目投资中,首先都要站在最前沿与有限合伙人共担风险,因此建议尽快完善我省相关跟投机制和条款。完善让利机制。探索更为灵活的让利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私募基金。对标激励机制。出台激励政策措施,探索将超额收益按照比例奖励团队,提升对专业机构团队吸引力。
  补齐金融服务软环境部分短板。加快建设省级地方征信平台。逐步完成全省市县分支机构配套建设,持续完善征信机构网络布局,推进信息依法共享,拓宽征信服务范围。推动技术资产价值评估认定规范化工作。信用服务是支撑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资产评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建议尽快出台具有权威性的知识产权评估办法,探索构建全省统一的技术资产融资坏账处置平台。
  树立金融服务的产业链思维模式。立足我省现有智能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链,充分认知金融服务与场景融合、生态对接的重要性,科学研判、梳理与我省适配的智能产业“链式”场景。一是以我省具有优势的智能煤矿、煤机装备等产业作为应用示范场景,依靠大的核心企业的信用输出和资本带动,以关键科技为着力点,打造主业明晰、产业融合、区域协同的人工智能创新产业集群。二是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以设备改造升级、数智深度赋能为重点,在化工、钢铁、装备制造等重点传统行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开发金融新产品,通过“投贷债租证”等联动综合金融服务,形成具有行业优势、可复制推广的链式智能解决方案,推动山西制造迈向“山西智造”。

本报记者邓伟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23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21期

  • 第2024-10-20期

  • 第2024-10-19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7期

  • 第2024-10-16期

  • 第2024-10-15期

  • 第2024-10-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