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那么几页被岁月轻轻合上,尘封于时间的深处。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远古时期的石器遗址到夏商周的青铜器,再到秦汉的古墓群,山西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巨变。
而考古,就是那把打开这些尘封记忆的钥匙。
近年来,山西努力打通文物考古、研究、保护、阐释、展示的新链条,让越来越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满足公众的多元文化需求,让三晋文化的魅力绽放得更加璀璨。
从黄土高原到历史深处——
考古人披荆斩棘唤醒“千年记忆”
山西考古,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篇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其中,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更是被誉为“最早中国”的源头之一,令人瞩目。
早在1978年,考古学家们便踏上了对陶寺遗址的发掘之旅,由此拉开了山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序幕。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一座距今约4300年的古城遗址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座古城遗址不仅拥有规模宏大的宫殿区和布局严谨的墓葬区,还留存着丰富的生产生活遗迹,充分展现了先民们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进入21世纪,山西考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2年,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山西石窟寺考古与保护工作的深入,也为山西乃至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树立了新的里程碑。随后,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应县木塔等古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古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老一辈考古学家的引领下,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投身到山西考古事业中。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逐渐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考古队伍,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和严谨的研究工作,不断揭示着山西文明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023年,山西各文物考古单位通力协作,大力开展了沁水八里坪、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等重点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全年共实施发掘项目100余项,完成年度发掘面积75000平方米,其中大型勘探项目达912项,勘探面积超过3200万平方米。各项工作的完成指数均创历史新高,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
此外,在2023年的国家级评选中,山西考古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山西兴县碧村遗址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誉;山西霍州窑遗址跻身“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同时,山西隰县瓦窑坡春秋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案例”,兴县碧村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也入围了“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这些荣誉和成果,无疑是对山西考古研究院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这些被唤醒的历史文明,见证着一代代考古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他们披荆斩棘,风餐露宿,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山西考古的辉煌篇章。
从一铲一土到文明探源——
考古圣地频现“惊世发现”
秋日的山西,层林尽染。在一片片考古工地上,考古工作者们正手持手铲,小心翼翼地刮面、画线,寻找着历史的痕迹。
自从2013年高江涛成为陶寺遗址考古领队以来,他走遍了陶寺的沟沟坎坎,见证了陶寺遗址很多重大的考古发现。他将陶寺遗址发掘的意义概括为“几个点”:“陶寺是百年中国考古的亮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节点、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内涵特质的焦点……”
常年野外工作的高江涛,看起来有些沧桑,但只要一说起陶寺,他总是神采飞扬。“考古队现在有12个人,‘90后’是主力,还有两个‘00后’,我是年纪最长的!”高江涛说,“未来,我们还要发掘陶寺遗址手工业作坊区,探索陶寺水系布局结构。”
这几年,高江涛开始更多地思考陶寺遗址的开发利用。他坦言:“陶寺遗址公园建设和文旅发展起步有点晚。”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陶寺遗址,高江涛经常活跃在各种讲座、研讨会、展览等活动上。
“今天,考古的外延越来越大,只懂考古已经做不好考古。一个考古人,应该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贡献更多才智。”高江涛说。
“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事情。不久前,山西省文物局与山西大学联合组建成立了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培养更多年轻的考古人,扛起历史责任,凝练具有山西特色重大课题,助力中国历史文明研究再上新台阶。”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范文谦说。
近年来,山西考古工作者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夏商时期遗址的发掘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晋城沁水八里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提供了重要材料;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运城夏县辕村新石器至夏商时期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些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山西乃至全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也进一步证明了山西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重要地位。
据了解,2023年,山西实施发掘项目160余项,完成年度发掘面积7.5万平方米,各项工作的完成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考古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我们会继续开展沁水八里坪、芮城坡头、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等遗址考古工作,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促进考古成果转化利用,服务文化强省战略,为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作出山西新贡献。”范文谦说。
一铲一土拨开沉积的厚土,一方一寸显露的考古成果,正持续回响着跨越千年的文明之音。
让历史与当下交相辉映——
打造文物保护利用“山西模式”
悠久的文明传承,不仅是史书上的记载,更是这片土地上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的生动见证。遍布山西的考古遗迹,蕴含着联结历史与未来的密码,也为我们提供了统筹经济发展与文脉赓续的宝贵启示。
近年来,山西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山西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了文物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历经3年筹备建设,依托“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北齐徐显秀墓原址而建,山西境内出土的太原娄睿墓、忻州九原岗墓、朔州水泉梁墓壁画等均在此集中展示。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博研究员常一民是第一个看到壁画的人。“顺着手电筒的光往墓室看,壁画色彩斑斓,跟刚画出来的一样。”时隔多年,他仍记得初见壁画时的震撼。
20多年来,徐显秀墓原址保护经过了发掘保护、修复保护、环境控制性保护、建馆保护4个阶段。从发掘开始,考古队坚持保护第一,为原址保护创造了基础条件。
2020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启动建设。施工过程严格遵照最小干预原则,每一步都有专项方案,保证文物安全。墓葬周边要建设止水帷幕,需要139根桩,每根18米深,为减少震动,全是人工挖孔。博物馆建成后,恒温恒湿,内设59个传感器实时监测。
为了增强观众体验感,博物馆结合壁画原件、数字化展项、互动游戏等多种展陈手段,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营造“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之旅。
2023年年底一经开馆,游客从各地慕名而来,一睹千年壁画的风采,赶上节假日,更是一票难求。
遗址厅是博物馆重头戏。透过玻璃,墓道、过洞、甬道清晰可见。站在墓葬封土堆旁,戴上4K分辨率的VR眼镜,控制手柄前进,只见威武的仪仗分列两边,乐伎奏响激昂胡乐,徐显秀夫妇身着华服举杯宴饮,气氛热烈。置身其间,北齐生活仿佛可触可感。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介绍,徐显秀墓原址保护是中国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对文物考古活化利用的有益尝试。相信观众在视听享受之余可以体会到文博人的辛苦付出。“在后期开放展览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加强管理与监测,壁画保护任重道远,我们会尽全力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文物保护方面,近年来,山西省实施了多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如平遥古城城墙修缮、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保护等,有效保护了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山西省还加强了对文物安全的监管和防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文物安全保护体系。
此外,山西省还积极推动文物数字化建设,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打造数字化文物展示平台,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
山西考古博物馆作为山西考古的宣传和展示“阵地”,独具特色。“我们既关注考古工作重点,又结合时令、节日,精选库房珍品进行展示,并通过省内外宣传平台、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分享最新考古成果,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历史的魅力。”范文谦介绍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将勇担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号召,奋力谱写新时代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这份厚重,汇聚成一条流淌着山西文明的“历史长河”,呈现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上,镌刻在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中,镶嵌在唐代壁画墓的绚丽图景里……通过一处处考古遗迹,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透过一件件精美文物,人们愈发珍视文化血脉的延续。
本报记者王荔
中外学者共论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
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运城夏县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会聚了众多中外学者,围绕青铜冶铸的前沿议题及夏商文明的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设置了主题发言和国内冶炼、冶铜遗址新发现与新认识两大板块,旨在通过学术交流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
夏商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命题。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地区,是从考古学上探索夏商文明的关键地区,更是了解夏商王朝政治地理结构、研究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样板区域。夏县东下冯、垣曲商城、平陆前庄、闻喜酒务头等一大批遗址初步构建了山西夏商文明研究的基本格局。
在主题发言环节,四位专家受邀就青铜冶铸的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凤瀚聚焦于“商人铜料的来源”,结合晋南考古新发现,强调了中条山地区在商前期铜料供应中的重要地位,并推测商后期该区域可能仍是主要矿产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李延祥教授则系统考察了先秦时期四大青铜冶金地区的矿冶遗址,揭示了采矿与冶炼遗址的分离现象,并探讨了早期冶金遗址的内涵与格局差异。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陈建立教授从技术创新及管理模式的视角,阐述了中原地区青铜冶铸业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与国家治理的紧密联系。他指出,青铜器不仅在社会物质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南普恒博士则分析了春秋时期晋国铜器生产中的技术变革,揭示了技术简化对青铜器生产规模化的推动作用。
在国内冶炼和铸铜遗存等板块,会议聚焦了辽西、中原、关中、海岱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新发现与新研究。多位学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包括辽宁建平小北山遗址的冶铜活动、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在夏商聚落冶铸方面的新收获等,这些发现为揭示夏商时期青铜冶铸技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研讨会期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崔俊俊公布了新发现的夏商时期东下冯冶铜遗址。从2022年6月至今,考古人员在该遗址清理夏时期灰坑80余座、房址13座,以及丰富的陶器、骨器、石制品,这些石制品包括成品、半成品、毛坯、加工工具及大量原料、石核、石片、石屑、废料等,基本涵盖石器生产“操作链”各阶段。据此判断,这一区域应该是夏时期一处石料初级加工兼石斧等重型器的生产地点。
该遗址发现的大量冶铜遗存,对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时代冶铜产业格局意义重大。东下冯遗址是目前晋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夏商聚落之一,是研究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遗址。此次发现不仅为了解遗址的聚落变迁提供了新材料,还有助于构建东下冯遗址夏商时期的年代体系。
同时,与会学者还探访了位于绛县的西吴壁夏商冶铸遗址。该遗址是一处包含夏商冶铸遗物的重要遗址,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中条山铜矿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专家认为,西吴壁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夏商时期这里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青铜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此外,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介绍,2024年5月,山西与8家考古科研单位签署了“夏商文明考古晋南中心”建设备忘录,旨在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支持开展原创性、前沿性的考古研究。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雷兴山也表示,目前正在筹划“商西王文明研究·黄土高原东南部商代文明研究项目”,以山西为重心,通过揭示重点遗存廓清商代晋陕地区考古学文化年代框架及发展谱系,推动山西夏商文化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热点。
此次“西阴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更为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更多考古新发现的涌现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我们将会对夏商文明和青铜时代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本报记者王荔
让文物绽放璀璨光芒
“我对文物特别钟爱,专程从北京过来,以前对朔州不太熟悉,没有想到这里文物这么多,地上文物看山西,果然名不虚传,这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很令人心动。”近日,在朔州市博物馆三楼古代文明展展厅,携妻子前来参观文物展的北京游客熊立新告诉记者。
一座博物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博物馆,不仅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寻找到远古文明。当天上午,记者来到朔州市博物馆,进入大厅,“朔州文明”的浮雕首先映入记者眼帘,据了解,该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9800平方米,有辽金风韵壁画展、改革开放展、右玉精神文明展和古代文明展,该馆以馆藏文物为支撑,展示出了朔州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我从网上看到这里有精美绝伦的国家一级文物雁鱼灯,专程前来参观,你看灯的形状,大雁回首衔鱼伫立,这盏西汉青铜雁鱼灯,灯点燃后没有半点烟雾,十分环保,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站在古代文明展展厅雁鱼灯前,熊立新开心地说。“雁鱼灯系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的文物,是在朔城区照什八庄村出土的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这里展出的是复制品,原件现收藏在国家博物院。”博物馆讲解员何国姣讲解道。
古代文明展是以朔州古代文明史为核心,展览分为“史前文明”“烽火迭起”“名人辈出”“营造传奇”“精品荟萃”和“边塞要地”六个部分,展示了朔州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石器时代文物、古代墓葬和历史名人等。这些展陈,似精美的珍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展现出历史厚重和文明久远。“在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4414件(套),展厅现展出文物400余件,分为陶器、瓷器和青铜器三个展区,这么多文物,其中有17件国家一级文物、79件国家二级文物、845件国家三级文物,西汉时期青铜雁鱼灯、嵌贝龟镇和战国时期赵国钱币宋子三孔布是我们的镇馆之宝。”何国姣边走边为游客讲解。展厅内,400余件文物琳琅满目,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博物馆是承载历史、凝结记忆的文明场所,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我们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刷身份证登记入馆,同时实行网上预约参观,合理提高游客接待量,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让游客越过绵延亘古的历史长河,触摸历史轨迹,尽情了解朔州璀璨的古代文明和现代灿烂文化,激荡爱国情怀,凝聚爱国奋进的磅礴力量。”朔州市博物馆馆长曹春生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马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