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村已经发展电商个体户17户,年销售日用陶瓷、特色农产品等约7000万元。”10月24日,在应县金城镇席家堡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安培利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应县立足农业、生态、文旅“三大优势”,坚持“特”“优”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更多乡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韧性强、品牌质量效益高的乡村特色产业,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持续将“特”“优”产业铸造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放大特色优势,深入实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县稳粮食、优蔬菜,蔬菜种植达到1.7万亩。特别是引进冻干、速冻、预制等蔬菜深加工项目,实施了总投资1.7亿元的庆丰粮食仓储、天瑞玉米加工、荣达预制菜净菜加工等项目。建设了2个万亩有机旱作玉米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地理标志农产品,巩固提升“应州绿”“乾宝黄芪”品牌价值,“三品一标”认证数达66个。
围绕“电商+文旅”“电商+农特产品”,打造互联网销售直通车。席家堡村整合6家电商个体户,成立了席家堡恒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搭建“土特产”销售直通车,将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全村有320余人就业,实现从传统农业村向“电商村”的转变。目前,全县已发展电商经营主体451家,网络销售额达8亿元。
加快文旅融合,做强做优品牌。以应县木塔为龙头发展全域旅游,启动了龙首山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推进辽金文化特色街区、应县木塔博物馆编制规划,规划建设了5条旅游线路,文旅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下马峪乡立足资源禀赋,构建起“红色文化”“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展示区,推动民宿露营地集群化、精致化、品牌化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南山区“生态氧吧”的独特优势,开发森林康养产品,壮大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和康养深度融合。(马占富 薛礼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