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滔滔黄河从晋陕大峡谷向南奔流,将古老的河东大地紧紧抱于怀中,为运城留下345公里蜿蜒岸线的同时,也阻隔了两岸交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座座黄河大桥相继建成,从最早的浮桥到现在建设正酣的临猗黄河大桥,从传统混凝土桥到现代斜拉桥,桥梁建设水平不断进步,黄河两岸交流日益紧密,区域经济发展持续加速。
俯瞰壮美黄河,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将12座大桥串联起来,盘旋在黄河上空的“钢铁巨龙”势若长虹,天堑上的通途不断扩展,既便利两岸居民的出行与生活,也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融通发展铺就坦途,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智慧绿色 创造“四个之最”
720根主桥桩基浇筑完成、1950块混凝土桥面板精准落位、总重2305吨的特种钢箱顺利合龙……在临猗的吴王渡口,一座全长5427米、总投资46.45亿元的黄河公路大桥即将通车,晋、陕再度“牵手”,这也是两省间12座公路桥梁中投资规模最大、桥梁长度最长的黄河公路大桥。
作为山西省“三纵十二横十二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猗黄河大桥及引线工程项目线路长达20.91公里,是山西省西南部通往陕西省渭南、西安两市,到达陕、甘、宁等地的重要运输通道。
从空中俯瞰,施工接近尾声的斜拉桥以“C”字形掠过河湾、飞架水面,索塔高高矗立。“顶推桥梁跨度大、组合高度高、重量大,在连续顶推施工中因不均匀水平力,容易出现偏载问题。”中铁建投山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宋曰建说。
面对数百吨到上千吨重的“大家伙”,在陆地上将其安全吊起就不简单,何况还要面对大风、河流冲击,一榀榀钢箱梁如何成功架设?中国铁建大桥局临猗黄河大桥项目部首次应用数字孪生融合管理创新应用系统,通过计算机精准控制,解决了桥梁顶推过程中极易产生的位移和结构变形等复杂技术难题。
取梁、运梁、定位,智慧吊装生态系统中的主控柜,依托先进的算法及控制软件,操控装有芯片的千斤顶将一榀榀钢箱梁缓缓推进,以每20分钟90厘米的速度逐步移动至桥墩上方,直至到达预定位置。
今年1月26日,随着最后一榀钢箱梁顶推到位,临猗黄河大桥主桥钢箱梁完成合龙,创下了连续顶推长度、最大顶推长度、顶推时同步控制千斤顶数量、单桥耐候钢使用量四项“世界之最”。
严格把关,绿色建桥贯穿始终。大桥横跨黄河小北干流禹门口至潼关河段,穿越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建设伊始,项目部就制订了严格的环保措施。钢箱梁采用免涂装的耐候钢材料、主桥两侧设折线型遮光声屏障、利用径流系统处理桥面雨污水……注重细节,建绿色桥深入人心。
“目前,除机电工程外,大桥的其他工程已全部完工。”宋曰建介绍,大桥建成后,将与陕西省合阳至铜川高速公路顺接,使运城至陕西铜川通车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2.5小时,加快推动晋南地区形成便捷智能、绿色安全、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
飞架两岸 打通发展瓶颈
临猗黄河大桥是横亘在黄河上的第12座大桥。
一座座大桥打开了运城开放的大门,也打通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使运城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流物流更加顺畅。以桥为纽带,运城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回望过去,千百年来,黄河哺育了河东人民,也成了难以逾越的天堑。老百姓只能靠黄河岸边的几十个渡口摆渡过河,费时费力又不安全。
“半夜从村里出发,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渡口。”河津禹门口渚北村村民杨大兴告诉记者,过去摆渡有“三不准”:夜晚不准渡,出现流凌或封河不准渡,刮大风、发洪水也要停止摆渡。
1972年8月,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原G108京昆线)动工兴建。翌年6月,大桥正式竣工。到了通车那天,时年19岁的杨大兴在大桥旁待了整整一天,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感受:“想也没想到,通行能变得如此简单快捷!”从此,这座大桥结束了两岸交通被黄河阻隔、有渡无桥的历史,改变了居民的出行方式。
风陵渡黄河大桥、茅津渡黄河大桥、龙门黄河大桥……一座座桥隧纷纷建成通车。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运城加快造桥步伐,总投资超过109亿元,总长超过33公里,运宝黄河大桥、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等7座高精尖、现代化的科技大桥相继飞架在两岸之上。
禹门口大桥(现G108京昆线)曾是西北地区跨径最大、结构最复杂的斜拉桥;永济高铁黄河大桥是我国高速铁路跨越黄河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桥梁,被称为“高铁黄河第一桥”;绿地南村黄河大桥是全国最长的公路钢构连续梁特大桥……“最长、最高、最大”纪录不断被刷新,彰显新时代中国桥梁建设的雄厚实力。
畅通无阻 加快区域融合
今年国庆期间,运城文旅市场延续了“五一”全国小众旅游目的地第二名的火热,45家A级景区继续“出圈出彩”,累计接待游客221.59万人次,同比增长翻了一番。
黄河大桥打开了旅游的大门。从“黑悟空”带来的火爆流量到境内古建筑受到全网追捧,得益于公路大桥的修建,本地旅游接待人数有了明显增长,旅游收入实现倍增,有力推动了“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
黄河大桥打开了开放的大门。“大桥连接了黄河两岸,货物运输无需再绕道远行,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运城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王峰涛说,黄河大桥提升了路网综合运输效率,使运城成为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桥头堡”。
黄河大桥打开了融合的大门。交通的联通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近上加近、亲上加亲,区域融合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发挥各自在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不断深化产业合作,共同建设新型工业集聚区,培育了一大批千亿级别、关联度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实现了城市公交、医保结算等公共服务同城化;打造了“朝华山、拜关公、观壶口、问道函谷关”等精品旅游线路……
黄河大桥将三省四市紧密连在一起,成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促进区域融合、打通经济命脉的重要一环,处于中心位置的运城将自身区位优势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门户越开越大,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也由过去的时空概念变为现实通途,使全省对外高速公路网络更完善、省际交通联系更紧密、综合运输体系更健全。
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