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

记录铁路建设史上的壮举

——读林小静长篇纪实文学《国家至上》

  前些年,作家林小静的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火车来了》出版后,我写过一篇评论,开篇就说:“铁路运输是一个国家经济基础的命脉,也是关系到民众日常生活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运营里程和技术成果都成为全世界首位,带动了国家在全球的经济竞争力,更是提高了国民生活的质量。回首整个中国铁路建设过程,折射出社会历史一百多年的经济、政治、文化轨迹,承载着好几代领导人和许多民众的理想与梦想。因此,铁路运输在一定意义上标示着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晴雨表作用;也因此,关于铁路运输的文学作品自然会经常进入读者的阅读中。”《火车来了》问世后,社会反响良好,让林小静的文学创作信心大增,这几年先后又出版了追寻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发挥过特殊作用铁路人的长篇纪实小说《寻找消失的英雄》;表现铁路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畏生死、勇敢参战精神的长篇纪实文学《流沙》;中篇小说《3202之恋》《蓝手帕》,电影文学剧本《静静的桑干河》等。新近,她的又一部铁路题材长篇纪实文学《国家至上——来自中国重载第一路的报告》正式出版,林小静可以说是文学创作激情澎湃,成果显著,她凭一己之力,用文学的形式,抒写了近百年山西铁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描摹出不同时代众多有个性的铁路人,让读者对铁路的过往大事与现实建设轨迹,有了一定的印象。
  《国家至上》题材非常独特,而且宏大,讲述的是我国第一条铁路重载运输专线大同至秦皇岛(简称大秦线)的决策、建设、运输和养护过程,整部作品内容站位高,主题意义重大,线索清晰有序,从国家高层决策上马,到技术规划设计,再到一线工人施工;开通后解决运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后续养护,涉及很多人和事,核心就是要让这条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铁路大动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阅读这部作品,我感受到了铁路在共和国经济建设方面的重中之重地位,尤其是大秦铁路的建设、运输、养护,更是一例壮举,体现了大国风范;而作品中所写到的多位国家领导人和铁路部门定调者的胆识,描述众多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付出,让我体会到了铁路人的一种价值追求信念,那就是: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坚定地创新求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能够吃别人没有吃过的苦,践行无私奉献的精神。
  此前,我们这些铁路之外的读者,阅读到的关于铁路建设与运输题材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表现列车员或者技术人员如何舍小家为大家,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动人事迹的故事。这些作品当然很让人感动,但是,从国家至上层面表现铁路建设与养护,突出火车运输特性方面的宏大叙事并不常见;事实上,我们更想知道铁路建设项目是如何决策的,建设过程是如何不同于其他工程的。而林小静这部作品,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建设与运输在国家战略上的重要性,其独特性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期待,更是主旋律题材文学创作的新收获。
  从《国家至上》这部作品中,我能够明显感受到,林小静一如过去,仍然是以诚挚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全方位采访,全身心创作,她希望通过采访和创作过程,写出一部与所写重大题材有着匹配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作品。她在本书的“前言”《愿以手中之笔,书写可爱大秦》中说:“大秦铁路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而快速修建起来的一条铁路,担负着大半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运输重任,有中国重载第一路之称……十多年来,我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大秦铁路,收集与这条铁路有关的资料,聆听与这条铁路有关的故事,求证与这条铁路有关的往事,并记录它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超越、每一次在国家急需之时的挺身而出。其间,我从大同到秦皇岛,几乎走遍了这条铁路的每一个单位。每到一处,我都会与职工们促膝而谈,并跟随他们走进大山深处的和尚坪、大团尖、张家湾、李家嘴、河南寺、军都山、花果山、大黑山、麻虎山等隧道,实地体验职工们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中紧张作业的辛苦与不易,记录重载列车从他们身边经过时的那巨大如狂风暴雨般外力袭来时的一幕幕——那是我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从这段话可以想象到,她是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大秦铁路之中,那种真切的体验,那种实实在在的现场感,让她的写作已经不仅仅是在记录大秦铁路,更是以一个“大秦人”在向我们深情地讲述。
  《国家至上》的叙事结构,是林小静认真查阅丰富的相关文字、影像、图片资料,梳理大量的采访记录和无法忘却的现场体验,加上她之前写作的经验,确定的框架,作品开头,检索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局面,提出了建设大秦铁路的重要性、迫切性,中央决策层和铁道部领导,经过认真考察、调研、商讨,最终决定上马这条中国第一重载铁路。接下去是设计建设过程,铁道部集中全行业的精兵强将,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再以后是运输和养护,无数铁路人奋斗在这条特殊铁路线上,让它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透过这部书的叙述,让读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沿着大秦铁路的建设、运输、养护立体图,一路走下来,感受丰富,启示很多,这样,林小静的书写价值也就显示出来了。
  阅读林小静的《国家至上》,让我还有一种明显感受,她是在一种责任感驱使下进行采访、写作的,正如她在《愿以手中之笔,书写可爱大秦》中说的:“每一次从大秦铁路采访归来,置身于繁华的城市之中,我都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因为,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大秦铁路上那一张张憨厚朴实的脸庞、一个个身披风霜的背影及勇于创新的坚定眼神,还有他们心系国家发展、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青春、生命的可贵精神。”文学创作的责任感,是近些年来文坛颇有争议的话题。我以为,责任感并不仅仅像一些人理解的是在图解政策,播报时事;责任感包括正义和正直的品德在内。无论作家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他们作为历史代言人和时代记录者的角色永远不会改变。在《国家至上》中,林小静对大秦铁路建设与运输、养护的书写,是通过丰富多样的翔实资料的分析与提炼,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的描写来体现的,由此而完成对大秦铁路的记录,传达出自己的责任感——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不要忘记这件国家经济建设和铁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杨占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31期

  • 第2024-10-30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7期

  • 第2024-10-26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4期

  • 第2024-10-23期

  • 第2024-10-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