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解好秸秆综合利用这道题

  农作物收获后,田间剩下的秸秆该何去何从?近年来,不少地方因地制宜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把秸秆作为新型能源,变“废”为宝。在永和县“农业生产托管+秸秆饲草利用+养殖过腹还田”养畜模式,实现了农、林、牧良性循环;在洪洞县“粮畜沼肥”四位一体生态循环秸秆沃土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
  秸秆是作物生产的重要副产品,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源。秸秆综合利用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农用为主、多元利用”的格局。从我省来说,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主体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断优化,秸秆还田质量全面提升,秸秆田间处理和收储运体系基本建立,秸秆综合利用效益日渐丰硕。
  然而,总体上看,秸秆综合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也出现不少的烦恼,解好秸秆综合利用这道题,将是一个长期考验。
  做好秸秆科学还田。秸秆还田可以为耕地提供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也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项重要途径。研究显示,秸秆还田技术能提升作物产量超7%。秸秆还田好处多,但要做好秸秆科学还田,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把准技术和细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充分考虑区域状况、耕作方式、农民接受度、技术措施成熟度等因素,分区域、分作物示范推广还田技术模式,更好发挥秸秆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保证成效,要做好秸秆还田监测工作,合理选择秸秆最适宜的还田技术、还田方式,科学评价还田生态效益,形成农机农艺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推动秸秆科学还田。除了需要政策、科技上的力量注入外,做好秸秆还田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群众的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
  提高秸秆转化能力。秸秆蕴藏巨大力量,提升产业化能力水平,是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有助于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的增长点。一是转变思路,让“废秸秆”变成“大能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秸秆青黄贮、膨化、压块等饲料化高效利用,推动秸秆代草、节粮、变肉,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成型燃料、沼气工程等生物质能利用,推动利用秸秆生产栽培基质、人造板材、复合材料等,提高秸秆产品附加值,让“废秸秆”有新出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二是科技赋能,让“废秸秆”成为“大产业”。打造科研转化平台,从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到推广应用,形成具备技术先进性、经济可行性和推广可操作性的可复制模式,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走好生态共富之路。同时,重点培育一批秸秆利用大型企业,推广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等带动模式,发挥示范效应、聚合效应和品牌效应。
  小秸秆,大考题。从长远来看,秸秆产业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实践中我们要算好生态和经济“两本账”,为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新力量。

赵建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03期

  • 第2024-11-02期

  • 第2024-11-01期

  • 第2024-10-31期

  • 第2024-10-30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7期

  • 第2024-10-26期

  • 第2024-10-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