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维修1700元,购买大垃圾桶4400元、树叶耙110元……嗯嗯,没毛病。”11月1日,晋城市城区东圣社区鸿禧山庄小区10月份的物业支出明细准时张贴在了公示栏上,围观的居民们认真查看,露出满意的表情。“物业怎么干,干了什么,我们业主一清二楚。干得好不好,能挣多少钱,也是我们业主说了算。”居民牛犇对记者说,“现在小区物业管理和环境面貌大变样,这物业酬金制改革真是起了大作用。”
牛犇口中的“物业酬金制”是这个小区实行的物业服务新模式:居民的物业费不交物业公司,而是交至业主委员会设立的专用账户。物业公司的酬金由业主根据其服务质量考核发放,所有开支通过“事前申请、事中审核、双签章转账和事后公示”四个环节拨付,整个过程则由小区党支部指导监督。
“物业缴费标准没变,物业服务水平却大幅提升。去年,还结余下30多万元物业费,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停车场、篮球场等便民设施。”东圣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俊勇高兴地告诉记者,全新的物业服务模式让鸿禧山庄小区管理“脱胎换骨”。物业收缴率从原来的不足五成达到现在的九成以上,“脏乱差”现象和频发的物居矛盾不见了,换来的是满眼“净畅美”和居民满意度飙升。
物业服务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社区治理的难点。去年以来,晋城市城区在全区开展包括物业酬金制改革在内的“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创新完善“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的管理服务机制,让一个个小区的物业服务实现蜕变升级。“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行动,是该区围绕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实施的“五化”建设行动之一。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非常好,再来。”11月2日,周六的西街街道前书院社区荷花舞蹈室里,10多名孩子正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国舞,舞步飞扬,欢乐洋溢。“这‘书院小学堂’太好了,既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更给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成长空间。”前来接孩子的居民李胜利向记者夸赞道。美术、音乐、舞蹈、剪纸……今年3月,该社区引进驻地教育培训机构办起“书院小学堂”,丰富专业的课程和物超所值的服务极大满足居民需求,赢得一致赞许。这些,正是晋城市城区“社区服务市场化”建设行动带来的福祉。去年以来,该区大力推动引导各社区因地制宜引进专业第三方机构,通过市场化合作运营的方式推出便民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已引入78家第三方机构,打造出“护士到家”“厚福养老”“一米工坊”等115个各具特色的生活服务项目,让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家门口”得到更好满足。
除了聚焦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进行治理效能提升外,该区大力实施“治理手段信息化”,搭建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开发“城e办”手机端,设立8个镇街政务服务超市,安装111个社区政务、医保、社保等社区自助终端,普及各类智能运用场景,用“数治”一张网,兜出群众幸福感;创新推进“网格治理精细化”,“警网融合”联调联防、“物网融合”进门入户、“属地+部门”协同共治,今年以来,已有效化解各类隐患、矛盾等4.5万余件;全面推行“多元共治常态化”,调动156个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包联社区、2万多名党员干部下沉认领事项,382个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共商事务、共办活动,奏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大合唱……眼下的晋城市城区,“五化”建设行动如火如荼,社区治理效能加速提升,改革发展的红利正一步步惠及广大居民。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做好社区治理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一步、关键一环。作为晋城市的城镇区域中心,近年来,晋城市城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治理压力也同步加大。如何让市民更好安居乐业,生活更加幸福?晋城市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战略部署,奋力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机制创新等方面勇毅改革探索,不断走出社区善治新路径。
按照“党建引领、分类施策、资源共享、功能完备、百花齐放”的社区治理工作思路,该区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物业管理规范化、社区服务市场化、治理手段信息化、网格治理精细化、多元共治常态化“五化”建设行动,极大调动干部群众抓发展、强治理、惠民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起人民与城市共生、共融、共美的内生动力。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持续深化“五化”建设行动、奋力推进社区善治的晋城市城区,正不断创造出现代化治理新范式,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崭新现实。
本报记者王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