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校园思政教育

  近年来,运城市财经学校通过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开设特色文化课堂、开展文化实践等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先后获得了160余项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好成绩和文明风采活动成果。
  走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气息扑面而来——十大省级文化育人品牌长廊、廉洁文化长廊、职业文化景观、办学目标景观、一训三风文化墙、大国工匠文化专栏等宣传内容环绕校园的各个区域。以崇德尚技为核心的道路文化、以专业群职业活动特点为特色的楼宇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诗词为引领的园林文化,以及鼓励学生讲文明重修养的公寓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元素深度融入,在校园里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育人的氛围和力量。
  学校积极架构“一品三课两实践”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强化文化育人增值效应。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运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会联手,共同建设“致诚致能”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将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追求、精湛技艺追求元素融入校训文化中;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必修课,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经典诵写课堂,萃取传统文化经典及河东文化、关公文化精华;打磨文化思政示范课堂,将运城特有的青铜文化、池盐文化及古建文化、花馍文化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搭建校外博物馆和非遗技艺实践平台,系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校内文化主题活动,举办艺体周展示、感恩教育、家乡传统习俗我来讲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宣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持续育人。
  “文化赋能”改革成果丰硕,学校建成了省级思政工作室,打造11个省级文化育人品牌,开发了98个省级思政教育微课,打造72节思政教育示范课堂,立项建设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4门,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海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19期

  • 第2024-11-18期

  • 第2024-11-17期

  • 第2024-11-16期

  • 第2024-11-15期

  • 第2024-11-14期

  • 第2024-11-13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11期

  • 第2024-11-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